动画短片创作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探析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动画行业取得了较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中国动画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本文对动画短片创作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探索出动画短片创作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中国动画;动画创作;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动画行业取得了较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质量还是无法与国外动画产品竞争;中国动画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失去了它在国际动画界中的地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正成为国际动画的加工地,中国动画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但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这些形势,中国动画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商业动画片,形成几个具备较强原创力和制作能力的大型动画公司,使国产动画片走出国门,并积极开发相应的动画衍生产品;同时把高校动画专业的艺术教育放到与商业动画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励实验性质的原创性动画创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人才是企业及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这已经是共识,但是目前动漫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离产业的需求无疑有相当的距离,这无疑使我国快速发展的动漫产业遭遇瓶颈。要真正培养高水平的动画人才,首先我们要关注动画教育如何真正地完善。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动画事业发展的日益关注,全国各地院校纷纷建立了动画专业,为
更多有志于在动画领域发展的青年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而在院校的动画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在实践操作性上有很大的差距,造成了学生在校的技术水平跟行业需求严重脱离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都在对动画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主导思想是将理论建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强调优秀动画作品的理论知识和动画创作的可操作性的实际结合。本文针对动画短片创作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探索出动画短片创作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一、国外发展现状
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经过近百年的长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注重细节的刻画;角色生动有趣,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多以大团圆结局;人物造型设计规范,形象优美,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动物形象为追求拟人化,大多作了大幅度的夸张效果,这种处理模式被世界各国动画业广泛借鉴。美国动画善于塑造典型形象,从米老鼠到菲力克斯猫,再到兔八哥、戴飞鸭等等,为世界动画艺术创造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动画明星,这些形象为全世界观众所熟知,21世纪,美国动画大量运用数学技术,影院片画面更超逼真,拟人动画技术更加完善,效果更加完美,如2008年美国梦工厂公司推出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在全世界引起了新的
动画技术浪潮。
日本动画片是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动画片大国,其动画作品不仅席卷亚洲,而且屡屡打入欧美市场,其影响力直逼美国动画。日本动画片更注重作品精致小巧品质,而且一丝不苟的日本文化同样也影响了日本动漫的特质,日本动漫的特色总括起来可以界定为:细致的角色、造型及场景设计;借助超现实的想象空间,以满足观众对不可能实现之事的幻想;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进行题材划分,形成了日本动画的动画作品类型和风格多样的特点,并且产生了手冢治虫、宫崎骏等为代表的大师级人物,为日本动画片在世界范围内树立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国内发展现状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上海,由万氏兄弟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动画艺术家在西方动画艺术的影响下,创作了近20多部动画短片,这些动画片的内容大多贴近时代脉搏,制作工艺上不断改进,由真人和动画合成转变为全动画绘制,在艺术性和欣赏性上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在1940年前后,中国卡通社拍的《老笨狗饿肚记》、钱家骏编导的《农家乐》、董筱鼎自绘自拍的《咪咪猫》都成为了中国美术电影可贵的史料。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动画的拍摄进入了全彩色片的阶段,并摸索出发扬中华民族风格的创作道路。如上海美术电影制作厂1960年集体创作的中国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把中国传统
美术风格融入到动画创作,形成强烈的民族风格。而1963年另一部水墨动画片《牧笛》的产生,把山、水和人物的写意表达更全面,推动了水墨风格的全面表现形式。这两部早期水墨动画不但在技术上突破了水墨形式难以做成动画的难关,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0世纪60年代,中国动画精品迭出,除了特伟和钱家骏拍摄的水墨动画片外,还有万籁鸣和唐澄导演的《大闹天宫》。历经四年完成的鸿篇巨制《大闹天宫》把民族风格推向了极致,并且在国际上荣获了非常高的荣誉和奖项,至今仍被视为衡量中国美术片优劣的标准。
在90年代,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动画行业的发展受阻。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质量还是无法与国外动画产品竞争;发展眼光短浅,在当今动画行业中成为加工地;特别是盲目地仿照国外动画的造型和特点,渐渐失去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特色,丧失了我国在动画行业曾经获得的地位和荣誉。
越来越多的中国动画从业人员已经在思考和探索适合我们发展的创作道路,特别是希望中国的动画工业在新媒体技术的带动下,在面临各种挑战之际,也酝酿着新的起飞。 三、展望
要真正培养高水平的动画人才,首先我们要关注动画教育如何真正地完善。而在院校的动画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往往偏重
于理论教学,在实践操作性上有很大的差距,造成了学生在校的技术水平跟行业需求严重脱离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都在对动画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主导思想是将理论建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特别是在借鉴国内外优秀动画短片的创作上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 薛多.动画艺术形式概述.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 崔英敏.动漫与媒体艺术.电脑知识与技术 [3] 中外动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 任泰明.基于flash的二维短片开发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