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来源:暴趣科技网
高教论坛 2O12年9月第9期 Higher Education Forum Sep.2012.No.9 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熊孝梅 (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在教师专业化和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质量面临严峻挑战,改革迫在眉睫。提高教学技能是高师 院校师范生培养改革的切入点。加强实践教学是改革的关键,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大教学技能训练比重;创新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在教学实训;全面建设实践基地.建立与中小学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机制。 关键词: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收稿日期:2012—07—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2)09—0035—03 作者简介:熊孝梅(1969一),女,湖北团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高教管理。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两股浪潮推 动下,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教师专业人才的主体面临 多种挑战。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笔者认为, 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教学技能,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 高素质师范生是高师院校的应有抉择。 一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充分发展。为此, 新课程在课程功能定位、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 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新课程要求作为实施者的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而 且要转变角色:从学生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促进者、 从机械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研发者,即由传统 的知识传授者向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转变,在教学过 、现实思考: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发展导致教育系统内部发生变化,教 程中师生通过互动形成师生间的互教互学的“学习 师教育体系走向开放,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师专 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些都对地方高师院校师范 生培养提出了挑战。 共同体”。总之,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如《学会生存》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 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 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 (一)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对高师院校师范 生培养的挑战 建国后,地方高师院校在建制的师范教育 体系中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发挥了极为重要的 作用。然而,市场经济改革使得国家财政包揽学费、 毕业行政分配的弊端日益突出,国家随即出台 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 现成真理的人。” ]师范生作为未来新课程的执行 者,新课改也对他们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对师范生教学能力形成新 挑战 进行调整,鼓励综合性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参与培 养培训中小学教师。从此,一元化的师范教育体系 被打破,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类高校参与到教师教 育培养的行列,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教育 体系逐步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综合性大学专业师 资力量强、生源质量高、办学条件好、学科多样、学术 氛围浓厚,培养出来的师资具有更宽厚扎实的学识 基础、更开阔的学术视界、更锐意的创新精神,更能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指教师职 业从不具备专业特征到具备专业特征的转化。随着 教育的发展,教师专业化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 趋势。教师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具备 教师专业特征,而且也要求教师个体具备专业素质 和专业持续发展的潜力;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 的从事教育职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和各 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需要。这与高师院校学科本 位、专业本位、课程本位和教师本位致使学生知识面 种学科专业知识,而且更应具有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具有将学科知识、教育理 论和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具有理解学生和促进学 生道德、知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可见,教 过窄过细、文化底蕴相对不够、研究创新意识相对薄 弱等状况形成明显优势,这无疑对地方高师院校师 范I4=培养提出了生存挑战。- (二)新课程改革对师范生教学能力提出新挑战 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 院校作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必须以 教师专业化理念来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因 此,如何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对 高师院校提出的又一挑战。 35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为了 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这次改革的核心理念。改革 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 二、提高教学技能: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改革的 切入点 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基础教育改革赋予教师 职业新的内涵,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专业素质必须 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就是提 高他们的教学技能。 (一)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技能 当前,新课改理念有重大创新和突破。但是,无 论改革理念多么先进,改革方案与措施多么精致,改 革最终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才能得到实现。因 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 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的 教学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肯定地说,教师的 教学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新课改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体现在:在教学 方式上,教师首先要掌握各种知识呈现与传递的方 式,组织起生动多样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直接作 用于课程实施的条件,尤其是电脑技术与具体学科 教学内容的结合;在对教学方法上,关注学生的兴 趣、知识自主构建的历程和探究活动设计,提出观 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并鼓励和促进学 生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知 识;在教材内容上,发展基于案例、基于问题(情境)、 基于项目的教学,而非仅仅基于现成的、已有教材内 容进行教学。这些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为目 的,努力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 展。“教学从本质上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 知识建构活动,失去了沟通(社会性交往)的教学是不 可想像的,因此,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2 教师教学要 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师范生教学技能 作为未来教师素质的核心能力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 革的成败以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教学技能也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效 途径和保障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种职业能够被认可为 专业的理论依据和技能保障。作为一门专业,必须 建构起自己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具体的专业活 动提供思想指导,从理论上指明专业发展的方向。 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普通文化知识、所教 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而且这三个方面 的知识应该是相互结合和交融的。除了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的运用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专业技能实际上就是教学技能,它是传播文 化科学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教师的教 学技能主要包括课堂组织技能、组织课外活动技能、 板书设计技能以及了解学生的需要、确定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动机、设计教学程序、评价教学效果等技 能,正是这些技能的专业性凸显出教师职业不同于 其他职业的专业性质,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 36 进步推动着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教学技能是教 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和本质。可见,教师教学技能深 化了教师专业性质的内涵,良好的教学技能是教师 职业专业化的有效途径和保障。 三、加强实践教学: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 力培养的运行机制 实践教学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学生有次 序地参与到真实的师范教育过程,是提高学生教师 教育能力的教育活动。高师院校应该如何加强实践 教学呢? (一)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大教学技能 l J练比重 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反映教 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它是培养人才素质的核心环节。 因此,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高师院校实施 素质教育的关键。2O11年1O月教育部出台《教师 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了中小学职前教师教育 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要求小学课程要引导师范生 理解小学生成长的特点与差异,学会创设富有支持 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理解小学生生活经验和现 场资源的重要意义,学会设计和组织适宜的活动,指 导和帮助他们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形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理解交往对小学生发展的价值和独特性,学 会组织各种集体和伙伴活动,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学 校生活中快乐成长。要求中学课程要引导师范生理 解青春期的特点及其对中学生生活的影响,学习指 导中学生安全度过青春期;理解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与学习方式,学会创建学习环境,鼓励思考。指 导他们用多种方式探究学科知识;理解中学生的人 格与文化特点,学会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指导他们 规划自己的人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发展社会实践 能力。高师院校应该根据这一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 教学内容,切实加大教师教育课程在总体课程结构 中的比重,增加针对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如增加中 小学生心理学课程、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方法与技能 课程,丰富教育类课程的体系结构,与基础教育新课 程进行有效衔接。同时,要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的 训练,如普通话、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 讲演、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在教学实训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活动,在教学方 法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高压式的方法,学会理 解、宽容,注重帮助和引导,学会反思与合作,与学生 建立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关系,教学过程 中师生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 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效 果,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使教学过程 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由于“教师在教 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这是一条规律。”[ 所以,教师 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若想使大学找到 要围绕学生自主的认识和社会性发展为中心,以每 个学生的思维发展、人格完善等素质为目标,以学生 个体的发展状况和经验等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引导, 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其高质量, 学校和教师培训学院必须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并结 为平等的伙伴。”高师院校必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与中小学达成合作共识,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 立健全长期的实践教学机制,与中小学共同实施实 根据师生互动中表现出的真实情况重组知识传递的 方式,面对课堂上出现的预见之外的情景,认真倾听 学生的意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创设丰富 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种接纳的、支持 践教学,实现资源共享,达到高校、中小学和师范生 三方合作共赢的目的。对于中小学来说,可以获得 高师院校丰富的理论优势及教育、教学、科研力量的 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不同的 支持,在高师院校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课 题研究,对教学实践中经常产生问题进行探索,接受 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在研究中不断改善自己 见解;通过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构建融 洽、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 拥有和体验到做人的尊严,享受被人尊重、倾听和接 纳的快乐;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教学 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 动手,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互动过程。 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自身教育教 学改革。同时,师范生可以较长时间亲临中小学教 育教学现场,在中小学有丰富教学经验老师的指导 下,通过承担中小学的部分教学任务,全过程地参与 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反复训练自己的教学技能。对 于高校来说,教师可以在中小学教育现场汲取鲜活 的实践智慧,用于反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进教师 教育课程。这样,通过优质资源共享,大家相互学 教学实训环节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操作的情境教 学模块形式,教学实训环节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消化、 理解、应用、创新的环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 力、操作技能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是培养学生教学 能力的和提高教学技能的关键。在教学实训过程中 学生可以发挥主体作用,自觉主动地学习,自己阅读 教材,自己动手反复练习、实践,能够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能想;h-设法解决问题,使自己的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训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所以,一定要加强师范生的教学实训。 习,共同研究,深度沟通,分享学习资源.交流彼此的 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成员之间互 相促进,提高教学效率,每个人在获得归属感的同时 又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最终使师范生、中 小学老师和高校教师都在把理论融入实践的过程中 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技能,并且有效地实现了高等教 育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三)全面建设实践基地,建立与中小学长期合 作的实践教学机制 实践出真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只有在教育教 (责任编辑:吴声)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务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 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学实践中解决。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提高师范生教 学技能的突破口。传统的高师教育重学科教学轻教 师教育,而教师教育又重教育理论轻教育实践,导致 师范生很难适应新课程要求。为此,高师院校必须 强化实践环节,全面建设实践基地,与中小学长效实 践教学机制。教育专家古德莱德曾指出:“大学若想 [2]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创新与教育观念转变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1):51. [3]达尼洛夫,叶希波夫.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l96l:l38.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O11年重大 项目“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 模式探索与实践”(2OllJGZDO15)。 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模范中小学作为实践 的场所。而学校若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 An 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Normal University XIONG Xiao~mei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nning 53000 1,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fessionanzation of teachers and the reform of elementary education,the training quality of students of normal universities i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 and reform is pressing.Improving teaching skill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eform of training of normal universities.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reform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should be applied:reform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strengthening teaching skill training,reforming teaching meth— ods,strengthening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base.building long—term coop— erative practical teaching mechanism with primary schools and middle schools. Key Words:normal university;normal student;practical ability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