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复习要点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复习要点

来源:暴趣科技网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热胀冷缩

1、温度计是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 温度计里的液体是水银、酒精等。 把温度计放到热水里,液柱上升,放到冷水里,液柱下降。

2、在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自然界中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况,这是因为水的反常膨胀。

4、一般情况下,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5、在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为什么容易爆裂?写出猜想与方案。 我的猜想:是因为车胎里的空气被晒热时膨胀。 我的方案:把气球套在带胶塞的玻璃管上; 把橡皮塞塞在锥形瓶上; 把瓶子先后放到热水和冷水两个水槽中,观察现象(瓶子在热水中气球会充气竖起来,在冷水中气球会瘪下来)。 我的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铜球在受热和遇冷时都能通过铁环吗?写出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铜球受热时通不过铁环,遇冷时能通过铁环。 我的方案:将铜球试着穿过铁环,确保一般条件下,铜球可以穿过铁环。用酒精灯加热铜球,再将铜球放在铁环上,观察现象(铜球不能通过铁环)。 把热铜球迅速放入冷水中,然后再放在铁环上,观察现象(铜球能通过铁环)。我的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

7、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固体的热胀冷缩:火车铁轨间和水泥路面留有缝隙、夏天架的较松的电线到了冬天变紧。 气体的热胀冷缩: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可以再恢复原状。液体的热胀冷缩:壶里的水没烧开就会溢出来、夏天中午水缸的水会溢出来到傍晚又不满了。

第二单元 岩石的科学

1、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使用时,将需要进行观察的物体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再将放大镜靠近物体,然后沿着肉眼与物体之间的直线方向慢慢地来回移动放大镜,直到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2、测试岩石硬度的方法?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测试岩石软硬程度的方法非常简单: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划。手指甲刻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较软;手指甲刻划后没有划痕,铜钥匙刻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较硬;铜钥匙刻划后没有划痕,小刀刻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很硬;小刀刻划后也没有留下划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岩石的硬度可以分为非常硬、很硬、较硬、较软四个等级。

3、研究岩石的方法有看、摸、刻、滴盐酸(用滴管取盐酸,盐酸溅到皮肤上要用清水冲洗)。 我们可以从颜色、形状、质地、结构、软硬、气味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岩石的特征。

4、岩石是地壳的基本物质。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等。

5、构成花岗岩的三种矿物是:白色的石英、肉红色或黄褐色的长石、黑色的云母。

6、岩石百宝箱的制作过程:采集岩石—砸新断面(要露出来)—洗净—晾干—分类—编号—做标签。

7、岩石的用途: ①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②岩石是重要的工

2

业原料;③岩石是重要的生活、生产用品;④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业品。

8、岩石在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时,其内部结构重新组合,便形成了富含矿产的变质岩,如铁、金、石墨、石棉、滑石等。变质岩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9、岩石在自然界中,会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也就是说,岩石破碎是风化的结果,岩石不断风化,最终会变成砂和粘土。

10、温度变化对岩石有没有破坏作用?写出猜想与方案。我的猜想:温度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我的方案: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火焰上一会儿,然后把这块岩石浸入冷水中;接着再加热,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现象。我的结论:岩石的表面出现裂缝,而且裂缝越来越大,甚至一块块往下掉碎石屑。说明温度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第三单元 土壤与植物

1、每立方米土壤中的生物数量比地球上的人口数还多。 2、土壤里有什么?答:有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无机盐等。

3、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4、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出现什么现象?静止后土壤分两层,下层颗粒较大是沙子,上层颗粒较小是黏土。

5、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加热后,水滴干后玻璃片上有脏的痕迹,说明土壤里有溶于水的物质,例如盐类。

3

6、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用火烧,冒烟有气味,烧过后土壤变干,颜色变浅,说明土壤里有水分和腐殖质。

7、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作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作壤土。

8、三类土壤的特点:砂质土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黏质土保水性好但透气性差;壤土透气性好且保水性也好。

9、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等。其中,黑土和褐土的天然肥力较高。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这层腐殖质的厚度一般在70厘米左右,有的甚至可达1米以上,腐殖质含量居各种土壤之首.

10、在土壤的渗水性试验中:不同土壤的量一样,水量一样,要同时向漏斗里倒水。

11、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①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还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②是很好的“储藏室”,通过根向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学成分;③土壤中还有大量的其它生物,如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成无机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无脊椎动物能够通过其生理作用达到翻土地目的,增大空气含量。同时,蚯蚓的粪便又能为植物提供直接营养。

12、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长也不会相同。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

13、土壤对植物的意义: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水保存在土壤中,

4

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土壤中有含氮、磷、钾、钙、铁、锌、铜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它们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要呼吸,土壤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空气来保证根的呼吸。雨后的土壤容易硬化板结,人们及时松土,可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植物得到更多的新鲜空气。

14、土地现状:①日趋严重的草场沙化;②土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④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使土质恶化。

15、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仅为0.001平方千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同时,我国非农业用地还在逐年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土地的人口压力将越来越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如沙漠、戈壁、石质裸岩、冰川以及永久积雪区。另外,居民点、道路占地等也无法利用。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如涝洼地、山地、盐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低产地等。

16、我国每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被刮去1厘米后的土层。

17、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