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例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

例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暴趣科技网
ofPractical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5月第16卷第10期 Chinese JournalDi 塑 ! ! : : ・37・ 64例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 黄载文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钦州 535000 【摘要】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30例,其中脑卒中后抑郁者64例, 脑卒中后无抑郁发生者66例,且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脑卒中情况、基础疾病等进行观察和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 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负性生活事件、经济困难、丧偶、家庭不和、病灶数量、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糖尿病、高血 压、卒中史和抑郁史是导致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负性生活事件、经济困难、病灶数量、病灶 部位、神经功能缺损和高血压、抑郁史是诱发脑卒中后抑郁的高危因素。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社会一心理一生理综合 性因素所致,且积极对其高危因素加以防治至关重要。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因素;观察 【中图分类号1 R749.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3)10—0037—02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脑卒中患病率的不断 1.2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或语言障碍影响交流 增加,其相关数据显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已高达4O ~ 5O [1 3;该病作为一种心理障碍,其并发症虽不存在意识障 碍和认知功能障碍,但往往对脑卒中者造成严重影响,如延 沟通;依从性差;合并严重疾患或其他躯体疾病;近12个月 服用过精神疾病药物。 1.3研究方法 回顾性观察与分析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同 缓神经功能缺损恢复,降低生活质量等 ,所以加强诱发脑 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观察及分析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时参考临床试验设计要求,制作《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观察 表》,表中主要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史、个人史、脑卒 中情况(如神经功能缺损、病灶部位、病灶数量)等,且由专人 现对64例脑卒中后抑郁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1-O2—2Ol1—12经确诊的脑卒中患 负责对表中内容进行登记与记录,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 与统计学处理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处 者130例,均符合《神经病学》0 有关脑卒中诊断标准以及经 头颅MRI或CT确诊,其中发生卒中后抑郁者64例作为观 察组,观察组患者符合卒中后抑郁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 疾病(心理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即CCMD-3),且汉 理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其中组间比 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取配对t检验且利用(均数士 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取 。检验,将检验标准设 定为a一0.05,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评分≥7分,脑卒中后无抑郁发生 的6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7例,女47例;平均年龄 (58.O0_4-2.O0)岁;对照组男35例,女31例;平均年龄 (67.50±3.50)岁。卒中类型分类:观察组出血性卒中19 例,缺血性卒中45例;对照组出血性卒中14例,缺血性卒中 52例。 2.1 2组患者一般资料相关因素的单因素统计对比 一般 资料中能够诱发卒中后抑郁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负性生 活事件、经济困难、丧偶、家庭不和,见表1。 表l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r-n(%)] 2.2 2组患者脑卒中情况相关因素的单因素统计对比 脑 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见表2。 卒中相关因素中能够诱发卒中后抑郁的因素包括病灶数量、 ・ 38 ・ 生国塞旦 经疾病杂志2013年5月第16卷第1o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May 2013,Vo1.16 No.10 表2 2组患者脑卒中情况相关因素的单因素统计对比 [”( )] 组别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血脂异常 卒中史 抑郁史 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性别、年龄、负性生活事 力差)远远高于男性;年龄因素是因为年龄越轻,其在家庭、 社会及工作中所含比例越大有关,负性生活事件往往造成患 者个体应激超出个体承受能力 ;同时对于抑郁病史者,其 心理素质对卒中的承受能力更是低于正常人群;因此笔者认 为上述因素即“外源性反应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是导致患 件、经济困难、病灶数量≥3个、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血压及 抑郁病史均是诱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 4。 表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者心理失衡、产生绝望感等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而病灶数 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卒中因素常常能够影响5一羟色胺 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通路造成其水平下降而诱发抑郁发 生(研究显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程度呈现正相关 性¨5 ),而高血压常造成患者动脉硬化而加速患者病情进展, 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等,因此上述因素即通常所说的“内源 性反应因素”(神经生物因素)是造成卒中后抑郁的生物因 素 。 总而言之,笔者也认为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因社会一心 理一生理因素所致,而非单一因素所诱发,所以积极对上述相 关高危因素加以预防及有效干预,能有效降低卒中后抑郁发 生率,进而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回归社会。 4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李宝成,候书敏.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调查 研究[J].河北医学,2010,16(3):345—346. 3讨论 [2] 田锦勇,胡晓,王菊,等.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J].重 庆医学,2010,39(16):2 161 2 1 62. 临床观察显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远 高于单纯卒中者,其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相对较高,所 以积极明确诱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而加强其预防至 关重要。 [3]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34 141. [4]王晓明,李洪生,王斌,等.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 析I-j].山东医药,2008,48(42):40—41. 通过本次对64例卒中后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与66例 脑卒中后无抑郁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后(即观 察组与对照组),显示能够诱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因素主要 包括性别、年龄、负性生活事件、经济困难、病灶数量≥3个、 [5]潘广伟,龙训辉,宋云林.102例脑卒中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分 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12,10(6):690—691. [6]Vataja R,I eppavuori A,Pohjasvaara T,et a1.Poststroke de— pression and lesion location revisited[J].J Neur0psychiatry Clin Neurosei,2004,I6(2):156-16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血压及抑郁病史,其中性别因素是由 于与女性的生理因素(内分泌激素)及心理负担(心理应激能 (收稿2013—01-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