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人工流产的护理体会

浅谈人工流产的护理体会

来源:暴趣科技网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4月 第8卷第8期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曩。0_曩 |-≯ |_ 。|曩|||参曩 |曩 誊誊 ≯l∥膏 l≯ ≯。 曩 |. .浅谈人工流产的护理体会 应坚利 诸暨市东和乡计生服务站(浙江诸暨311811) 【关键词】人工流产;护理 人工流产不是避孕的方法,而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 用温和、诚恳的语言与受术者交流,分散受术者的注意力以减 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妇女的生殖健康。故 轻疼痛,让受术者表达自己的感受,随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行人工流产时应注意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尽量减少人工流产并 认真观察受术者的反应,及时发现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出 发症的发生。由于计划生育的国策深入人心,多数妇女具有不同 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并配合处理。术中选择合适 程度的避孕知识,但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由于种种原因,她们在 的手术器械,避免机械性损伤,术中负压不宜过大,以免引起 接受人工流产时,心理反应较强烈。无子女者,担心此次手术是 子宫穿孔、子宫及肠管损伤,切忌带负压进出官腔及进出官腔 否会对以后生育有影响,担心疼痛、产生羞愧感等,思想上顾虑重 次数过多,以免引起宫腔、宫颈等粘连。用刮匙刮宫腔时应适 重,对手术充满了恐惧,因此要做好人流患者的身心护理。为防 可而止,避免人流不全或子宫内膜损伤,术中宫缩差,出血量 止人流并发症的发生,操作者必须掌握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并 多者,可适当使用宫缩剂帮助子宫收缩,手术时间一般3—5 由有一定经验的主治医师来进行手术,护理人员对受术者进行心 min。冬季注意保暖,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手术完毕,配合 理上的疏导和安慰,使其能正确对待、积极配合手术。笔者通过 手术者认真检查人工流产吸出物,必要时送病理检查,排除宫 对800多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如下。 外孕的可能性,避免流产不全情况。 1术前护理 3术后护理 询问病史,行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全面评估受术者的身心 患者术后在观察室休息1~2 h,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 情况,排除手术禁忌证,向受术者简单介绍手术过程解除其对手 如无特殊情况方可离院。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衣裤,1 术的恐惧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手术的进行。术前进行阴道清洁度 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嘱患者术后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 和阴道分泌物的滴虫,念珠菌检查。术前排空膀胱、复查子宫大 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指导其使用科学方法避孕。术后阴道流 小位置等。宫颈准备:可用药物促进宫颈成熟,如术前3 h用米 血量多或持续流血达1周以上患者,或有腹痛等异常情况,应随 索前列醇0.2 mg或阴道内放置卡孕栓1 mg。术前备齐用物,术 时就诊。 前可适当使用止痛剂以减轻疼痛。护理人员应与受术者交谈,并 签字同意手术后,方可施行手术。 【收稿日期】2009—08—13 2术中护理 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陪伴受术者,动作轻巧,使 出现并发症。 [2]孙艳红.176例高血压病患者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护理学杂 4讨论 志,2001,16(8):451.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前提。 [3]谭丽,景玉芝,樊立坤,等.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 对高血压患者开展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指导,充分发挥患者的能动 作用.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128,134. 性,提高治疗的顺应性,既可延缓高血压对脏器、器官的损害,减 [4]范穗光,郑东丽,陈佩贞.健康教育在干预高校社区高血压及 少并发症,又可以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本组对t68例高血 相关因素的作用.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5—6. 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血压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相关知识 [5]张蕴婷,吴桂芳.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中国现代医 的知晓率也大大提高。所以健康教育在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生,2008,46(13):133,136. 作用,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同时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良好的血压 [6]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5. 控制依赖于长期、规律地服药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教育 [7]李新建.社区开展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措施.中国实用护理杂 不仅改变了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使他们对高血压树立 志,20o5,21(4):31. 正确的认识,也让医护人员用健康教育的方法指导和开展非药物 [8]李敬旭.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6,12 治疗,使各型高血压患者受益。因此,高血压的治疗是一项长期 (9):825—826. 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医患共同参与,才能达到目标血压的长期 [9]张红梅.高血压社区干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 控制和逆转靶器官损害的最终目的。 21(4):73—74. 参考文献 [1]马爱群.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0. 【收稿15t期】2010—02一O1 —1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