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守法小学生 ——主题班会
教育目的:
1.让学生理解道德规范的含义,争做文明守法的小学生。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道德判断能力。
3.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育形式:
诗朗诵,看录象,小品,讨论等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根据目前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编写小品,收集不文明不守法的行为资料,学生编排小品。 老师拍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生活镜头。在教室黑板上写“做文明守法小公民”,其中“文明守法”几个字要写大些。 教育内容与过程: 主持人:
“习惯是人的道德之本,你有了好的习惯,一辈子有享受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尝还不完它的债务,坏习惯不断增长的力气,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对于一个人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受益一生,一些同学有不文明的行为这与他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有很大的联系,21世纪是文明
发达的世纪,让我们每个小公民都来与文明守法交个朋友吧!《做文明守法小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文明礼貌诗朗诵
(男)爷爷常说,中华是文明古国。 (女)妈妈常讲,我国是礼仪之邦。 (合)老师教导我们,知书达礼儿时起。 我告诉自己,文明礼貌要发扬。 (男)学习礼仪善交往,团结同学敬师长。 (女)主动帮助老弱残,孝顺长辈问暖寒。 (合)礼仪知识认真学,从小养成好习惯。 大方热情懂礼貌,言行处处都规范。 主持人:
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也渴望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律,我们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正常秩序都是依靠法律来维持的,这个良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去创造。现在国家颁布了公民的道德基本规范,同时,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养成也提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意见”,我们虽然是小公民,但也要遵守。 出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最基本的20个字。 爱国守法,文明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节约,敬业奉献。 (2)请看由同学们自编自演的小品,指出他们的行为是否文明,为什么
下课后,几个小学生在学校走廊互相追赶。
上楼梯时,学生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没有按上下楼梯靠右走的规定去走。
教室地面的扔下废纸。 …… 主持人: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严格约束自己的自身言行,做到天天遵守,时时克制。有了好的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才能促使其他人进步。 班长:看了,请想一想,我们应该在哪方面讲文明、遵纪守法?
(1)语言上讲文明。(2)行为上讲规范 (3)学习上讲刻苦。(4)生活中讲卫生 (5)活动中讲参与 (6)集体中讲团结 (7)待人上讲礼貌 (8)处事上讲谦让 (9)校内外讲形象 (10)时时处处讲安全 主持人: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日益严重,有的地方一些学生也参加了犯罪活动;另外,未成年人也做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事情。
(3)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有关的案例。
小明和李兵都12岁,而且是好朋友。小明的父母买了两台
复读机供他学习,小明觉得一台就够了,就将另一台送给李兵用。小明的父母得知后,要小明将复读机要回。问:小明私自送复读机的行为是否有效?李兵该不该还?
学生发言后,(班主任)出示《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并告诉学生小明的行为无效,李兵应该还复读机。
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在学校搞卫生时,因地板滑而摔下来,把头摔破了,到医院缝了针。请问:这一事故的责任由谁负? 学生互相讨论,最后(班主任)出示《未成年人保》第16条和《婚姻法》第17条,并告诉学生造成事故的责任应由学校和家长承担。 主持人:
(5)中国是礼仪之邦,为了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说一说常见的文明用语吧。 (6)班主任小结。
(7)班会在〈〈歌声与微笑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