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上午好,接下来,我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说一说我所执教的《比尾巴》一课: 一、教材解读
《比尾巴》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儿歌。这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通过三问三答的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一问一答,句式相似,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和部编教材的教学理念,又考虑到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孩子的学情,所以我们把第一课时的目标制定为:
1、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做到读出节奏,读好问句的语气。 2、 随儿歌识字:借助字理学习象形字“兔和伞”;用加一加或换一换的方法识
记“公”;利用字族识记“把”;认识“八字头和提手旁”。 3、 联系生活理解反义词“长和短”,在句子情境中提高说话能力。 4、 正确、端正地书写汉字“巴和把”,习得写字方法。
问答形式的儿歌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考虑到,孩子是天生的模仿高手,所以在达成第一个读出儿歌的节奏,读出问句语气这一目标时,我多处采用了范读的方法,指导孩子模仿着读。通过引导孩子发现文中的问号,知道问句的朗读特点,即句尾的语气要往上扬。还将问句和答句进行比较,借助拍手打节拍、赛读等方法读出两种句式的不同,读出儿歌韵律美和节奏感。
《在小学低年级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的研究》是我们组研究课题,所以课堂上我力求让孩子们习得多种识字的方法,力求做到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识字,了解中国汉字的文化。本课的生字比较多,课堂上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我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比较典型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譬如:通过形象的动画演变识记象形字“兔”;借助实物学习象形字“伞”,自主发现并说说伞字和伞哪儿像?“巴”和“把”字音相似,我采用的是字族识字法,在认识基本字巴的基础上,结合偏旁“提手旁”的学习,认识生字“把”。
再来说说写字教学,孩子们还处于学写汉字的起步阶段,所以我主要还是借助媒体演示,扶着孩子观察发现汉字的书写要领,学习写字方法,为今后自主书写打下基础。如“巴”就要做到头小尾大竖画匀。把里面包含着“巴”,通过视频演示让孩子发现巴的大小和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因为把是个左右结构的合体字,随后重点落在结构的指导上:左长右短,左窄右宽。
以上就是我一些设计思路,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