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A
見
A•戒嗲
专题研究 J
依托历史校本课程的幵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
“城市的记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文/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柏晶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落实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开发“城市的记忆”校本课程,
利用上海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在深切的感悟中提升家国情怀。
【关键词】课程开发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从历史教学的角度,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 一、从“感知”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城市
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 历史
素养的培育,结合人文学科家国情怀培养的共同价值 “城市的记忆”校本课程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博物 取向,根据上海城市发展的地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特 馆、档案馆有相当丰富的文字历史资源,也有影视资 点,立足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的学校教育责任以及我校 源,还有众多历史遗址和遗迹等。学生在己有的生活 “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我从校 经验中对上海的城市现状或历史有一些初步的碎片 本课程“城市的记忆”的开发角度,谈如何在校本课 印象。在这样十分有利的条件下应如何组织教学?
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我先对上海的发展历史线索进行了必要的搜集
(下转第10页)
(上接第8页)
目学习的形式,将一个相对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到平台上,并对自己的作品进 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 行概括介绍,训练学生的归纳与概括能力,促进学生 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了解并 计算思维的发展。
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如在完 2.在互动评价中提升计算思维的能力
成“故事创作”这一项目时,我们要求学生两人一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自身作品的完 从方案设计、人员的分工,再到素材的准备、脚本的设 成情况,更引导其对同伴作品作出评价。在课堂上, 计等,都由小组合作完成,从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观念, 学生通过FTP平台浏览同伴的作品,并从多方面评价 这也是计算思维中的“协处理”思想。
同伴的作品。而通过展示作品,学生在不断测试、改 3.在图示中进行可视化思维训练
进过程中,形成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复杂案例的学习时,我们引导学生绘制思 信息时代,如何上好信息科技课,培育学生的信 维导图或流程图,来理清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绘制 息素养至关重要。与传统教学相比,将Scratch引入 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过程。
中学课堂,解决了画图、Office等软件简单操作给中 学生带来的枯燥感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三、多样化课程评价,促进计算思维发展
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用技术表达思想,激发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 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及时评价,创建交流互动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 品。教师也可从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修正教学。
参考文献:
1.在作品分享中促进计算思维的发展
[1]凌秋虹.聪明的想法+简单的操作—谈
为了更好地展示学生的作品,提升学生学习的热
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J].中国信息
情,我们将FTP作为学生Scratch作品的分享平台,
技术教育,2012(7-8).
9
it A' * f 2020/3A
\\J — 专题研究
和整理,结合校本课程与家国情怀培养的立意,梳理 名人故居”“地铁之旅,探究上海的轨道交通历史”等。 出最能代表城市的历史,最能反映城市发展变化、特 教师给出方向引导,学生可以自己命名和选择方向并 别的城市历史等。我特别重视第一节课的问题设计: 利用节假日和家人或者同学走进城市的某一处人文 ①为什么要选择这门课程?②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它 景观等,通过实地探访,参观博物馆、展览馆或者访问
的特色,都有让行者在这里驻足的理由,你觉得上海 长辈等,对自己的主题进行多方面的信息整理归纳。
的城市特色是什么?假如你有外地的或者外国的朋 友到上海游玩,你会带他(她)到哪些地方游玩?你 三、 聚焦交流,让课程和学习有温度
会怎样向(她)他介绍我们的城市?
在主题探究结束时,我们会在课堂对探究成果进 学生们提到了东方明珠、上海老街、城隍庙、外白 行展示与交流。在展示环节中,有一个组的主题是“苏 渡桥、田子坊、一大会址和新天地等,我也了解了学生 州河的变迁”,学生踊跃发言,对苏州河的污染原因进 的想法和兴趣。我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前提下,从自然 行讨论,并关注我校周围众多的小河流,对苏州河的 地理入手介绍上海的城市背景和历史发展脉络,有意 环境持续保护以及上海河流的污染防治提出建议等。 识地设计活动:通过老师的介绍,你最想了解上海哪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和 些方面的历史?为什么?结合我们历史的学习方法 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指导,你觉得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了解上海城市 “城市的记忆”课程依托上海的历史,但是不同于 的历史?这个问题的设计对象是七、八年级学生。在 上海的历史教学。课程通过城市记忆的不同方面切 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说出了不同种学习途径, 入,更加关注学习内容的选择、获取资源的方式、活动 如参观、调查、访问、图书馆、档案馆、网络等。我分组 的设计等;以学生为主,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温度,在 给学生布置搜集资源的任务,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 关注上海城市和人文历史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通 垫。通过第一节课的启发引导,我结合学生搜集反馈 过感悟历史感受生活,并从生活经验入手积极思考, 信息和培养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二次筛选整理,按照 生成认识和感悟,注重学生发展和时代发展的结合, 不同的主题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树立上海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
在“感知”环节,我选取了一个案例“上海‘桥’ 的变迁”,从上海2009年的一段新闻入手一
《上海
四、 多元评价,师生参与促改进
外白渡桥整体平移大修》视频,设计问题:为什么外 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 白渡桥的大修重视,保留原貌,又引起那么多上 个性特长,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现学校的办学特 海人的关注?甚至有的老人冒着雨,连续两天来现场 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评价方面城市的记 观看并激动得热泪盈眶。由此,我引导学生从外白渡 忆”注重发展性评价,除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外,更重视 桥的历史引入近代上海被殖民的历史,从外白渡桥的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 历史过渡到苏州河上的桥的历史,再到改革开放建设 方法的培养。教师将记录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参与 浦东,黄浦江上的桥的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引导学生 讨论、活动的积极程度和质量)、学生的课堂表现(听 了解从外白渡桥背后的外国人设计,到黄浦江上的桥 课的专注情况),结合学生交流进行组内打分和组与 中国人自己设计,再到今天中国人自己设计跨江跨海 组之间互评,以互相鼓励。对个人的综合评价还有两 大桥的发展历史。这样选取一个点,从城市发展的历 份作业:一是结合每组的探究主题和个性的感悟,完 史,引导学生感知近代上海的沧桑、现代上海的发展, 成个人小报制作;二是个人完成学习总结,包括一学 感悟今天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巨变和中国的巨变,形成 期课程学习感悟、收获和对课程的合理化建议等。这 对上海城市发展和祖国发展的文化认同等。
样教师既考察了学生个体的学有所思程度,又通过学 生的总结和建议,对自己的课程进行反思,并不断改 二、指导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城市历史
进与完善,以促进教师的发展和课程的开发。※
根据之前学生对课程资源的收集和分组,我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关于城市记忆的主题探宄,如
参考文献:
“城市的足迹” “漫步街区,走进中华第一街南京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路”“从苏州河到黄浦江,走进外滩源” “走进上海的
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