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素质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素质

来源:暴趣科技网
小教园地

117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素质■王晓霓

要:随着对新课程的不断学习、理解,广大教师充分认

识到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的紧迫感。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成为新世纪音乐人才……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素质;学生;培养;音乐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创新意识

音乐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音乐艺术给人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渗入人的心灵深处,从而净化心灵和人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所以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孩子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心灵和完美人格的优秀教育程度。那么音乐教育怎样推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呢?这就要先从音乐的功能来看。

(一)音乐活动的教育功能

许多歌曲的歌词都以形象具体的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给学生最具体形象、生动的教育。如;湘教版一年级上册歌曲《迷路的小花鸭》“迷路的小花鸭,嘎嘎嘎,哭着叫妈妈;小朋友看见了,抱起迷路的小花鸭把它送回家,啦啦啦”。就是教育孩子要乐于助人,帮组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件快乐的事情。

(二)音乐活动的陶冶功能

音乐是情感的奔流,是流淌的诗歌。美好的音乐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就是说学音乐并非为了艺术而艺术,乃是把音乐作为陶冶情操和修身的手段,使受教育者成为有德之人。音乐的旋律各有不同,优美、活泼、舒缓、激昂,学生在美好的旋律中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能促进开朗大方个性的形成。

(三)音乐活动的创造性功能

许多音乐活动中,教师通过有意识引导,能让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在学习歌曲演唱的过程中,可让学生自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在音乐欣赏中,可让学生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编成故事;在打击乐活动中可让学生创编节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音乐活动的社会功能

在唱歌、舞蹈、打击乐等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会发现:与同伴分工合作,互相协调,整齐一致才能有效地完成活动,才能让音乐有最好的效果。在自己的实践中,学生的群体合作、社会化意识自然地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一、发挥音乐教育性功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爱好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对技能、技巧的培养,而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在教授学生们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过程中,不能采用反复练习、反复感受的手段来活动,而要采用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并逐步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心事,对音乐活动充满兴趣。

(二)在音乐活动中,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一首好歌曲可以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思想行为。我们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单纯地让学生熟悉旋律,记住歌词,而是要引导学生让他们理解歌词内容、意义,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得到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如《一分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叔叔手里边。”就让几代孩子懂得了从小就要懂得拾金不昧的道理。

二、发挥音乐的陶冶性功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通过音乐训练,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科学家证明,学习音乐艺术具有益智功能。德国神经专家休尔克教授说:“音乐教育不但可以使孩子的脑组织发展加快,也可以加快神经网的发育,促进其它神经网的繁殖,特别是在十二岁以前接受音乐教育的孩子,其脑量比其他普通人重百分之十五以上。脑量越多,大脑左右半球的信息交流就会更加活跃,也使人的运动神经更加灵敏,使人变得更聪明。”所以,我们在音乐活动中要注意让孩子充分脑感受,从而促进孩子脑的发育。

(二)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懂得欣赏高雅艺术的人,那他一定是个内心充满爱、有教养、有良好气质的人。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录像、插图、故事等,让孩子们了解音乐的内涵,提高他们对乐曲的理解,让正直、勇敢等优良品质慢慢地融入孩子幼小的心灵。如在欣赏《船工号子》中,让学生了解船工的劳动,从而对音乐有进一步的了解,也体会了当时船工的辛苦和不屈斗争。

三、发挥音乐的创造性功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创造,在许多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他们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创造。如:湘教版下册歌曲《借伞》,在学习歌曲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把借伞的小动物名称和他们的伞替换原来的歌词,这样孩子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就发展了创造力。

在打击乐等活动中,随着学生对乐曲的熟悉,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感受。教师不能以固定的模式来要求孩子,而是应该让孩子大胆尝试创造,如:让学生自己编节奏、自选乐器、自己组合来表现音乐。教师对孩子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创造的兴趣和愿望。发挥音乐的社会性功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和注意力。

音乐有美丑、雅俗之分。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切身体会和感受,能自觉地用所学习过的知识辨别善恶、美丑,在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趣,同时也让孩子有了初步的美感,学习用美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需要多种手段共同作用。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用音乐这个“人类的第二语言”为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的人而努力。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一中度假区金岸附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