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
在国家提倡退耕还林、还草之机,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牧草,以加快草业发展,保证畜牧业的稳定生产。紫花苜蓿作为高产优质牧草,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的特点,是首选的牧草之一,熟练掌握它的种植技术,对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和农民增收至关重要。
1、整地地要求深耕、耙细、耱平、播种层紧密,掌握好适耕期,一般黏壤土含水量在18%--20%,粉砂壤土在20%--30%时为最佳适耕期,生产中常把10--20厘米土层的土,用手捏成团土团落地马上散碎,这时作为合适的整地时刻。结合深耕施足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或普通磷肥50千克。种子的纯净度和发芽率要求在80%以上。播前对种子进行清选和出芽率测定。土壤墒情不好时,播前对土壤进行一次。
苜蓿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但早播扎根深、抗旱,第二年返青早;晚播扎根浅,不利越冬。一般以春天也就是四月中旬、秋播七月中旬到八月上旬为最好,夏季应该在雨后抢墒播种。
2、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混播、间播几种方法,一般条播深度一致,出苗整齐,便于田间管理。紫花苜蓿撒播时,每亩1千克籽种,条播每亩0.75千克。最好与根瘤菌拌种后播种,苜蓿播种覆土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播后应轻耙或轻耱1遍。
3、田间管理对当年播种的苜蓿,苗期要及时除草1--2次。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苜蓿开始萌生之前进行耙地,既可保墒,提高地温,促进返青,又可以消灭早期萌芽的杂草。割完之后,由于地面裸露,土壤水分蒸发强烈,应进行耙地保墒,也可以结合耙地进行追肥。对老龄苜蓿进行深耙,切裂根颈,促进其更新。
苜蓿的灌水次数和灌水量根据生长情况、气温高低、干旱程度等灵活掌握。在临近割草时不要灌溉,割后,再生草还不到10厘米时不要灌溉。
病虫害防治。首先加强栽培管理,增强其抗病力;在农药防治上,对于刺吸式口器的蚜虫选用内吸性触杀性杀虫剂,咀嚼式口器的害虫选用胃毒剂,最好采用有机磷杀虫剂或其他高效低毒农药,用法用量可以参照说明书。
4、收割一般来说,以初花期刈割为最佳时期,这时产量高,草质也好。每年可以收割2--3次。在第一年,留槎高度以3--5厘米为好;成年苜蓿留槎高度在3厘米左右。收取种子以生长第三、第四年的苜蓿较好,一年之中以头槎籽产量最高。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苜蓿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动物生物发育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促生长是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大量种植苜蓿草能句促进农牧结合,改善环境,保护水土,防止耕地次生盐渍化,保持水土,减轻农牧作物的病虫草害。
在我国,苜蓿草应用已经被奶牛行业广泛认可,它可以使奶牛增产增质,延长奶牛使用年限。养猪提高层母猪繁殖率,增强子猪抗病力,提高生猪肉质,在蛋鸡饲养中被认为可对蛋品质提高有明显效果。 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我国广泛分布,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度12---20度,最适宜生长。高湿,高温生长不利,抗暴旱性较强,主根粗壮,根系发达,入土很深,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
1、播前准备
1.1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表面无杂的地块,土壤ph7---7,5最适宜。 1.2整地
土壤疏松,平整、无硬块、大块、无残地膜及不利于播种的杂物,即达到:松、平、齐、碎、净、墒,六字标准。 1.3施肥
结合深耕施足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或普通磷肥50千克。 2、播种
2.1播种方法和方式
播种方法:人工撒播,机械播种。 播种方式:单播和保护播种。 保护播种
小麦和油菜等其它作物混合播种在一起。 单播:将苜蓿单一的播种 2.2选种
选择抗病、抗、优质、高产、符合中国标准的苜蓿种籽,级别为:一、二、三级。净度为90%、95%、85%。发芽率 、90%、85%、80%。
2.3 播种期 苜蓿早春播种,早播扎根深、抗旱,第二年返青早;晚播扎根浅,不利越冬。
2.4播种量
播种量,紫花苜蓿撒播时,每亩1,2千克籽种,条播每亩0.75千克。最好与根瘤菌拌种后播种,,播后 应 轻耙或轻耱1遍。 2.5播距及深度
条播行距为20cm左右,收种宜宽,收草宜笮,播种深度2cm左右,土壤干宜深,土壤湿宜浅。
3、田间管理 3.1破板,
出土前如遇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应及时破板
3.2 耙地。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苜蓿开始萌生之前进行耙地,既可保墒,提高地温,促进返青,又可以消灭早期萌芽的杂草。每次刈割之后,由于地面裸露,土壤水分蒸发强烈,应进行耙地保墒,也可以结合耙地进行追肥。对老龄苜蓿进行深耙,切裂根颈,促进其更新。 3.3 灌溉。各槎苜蓿的灌水次数和灌水量根据生长情况、气温高低、干旱程度等灵活掌握。
4、收割
4.1 适期收割。一般来说,以初花期刈割为最佳时期,这时产量高,草质也好。每年可收割2——3次。
4.2 留槎高度。在利用的第一年,留槎高度以3--5厘米为好;成年苜蓿留槎高度在3厘米左右。
4.3 采种。收取种子以生长第三、第四年的苜蓿较好,一年之中以头槎籽产量最高。
苜蓿草投资成本与利润
新建苜蓿采草田当年投资:种子费每亩70元,人工费每亩50元,每亩肥料费60元,水电费每亩20元,机械费每亩40元,虫害防治每亩5元。合计245元。按连续利用8年计算,第二年至第八年每年投资:人工费每亩50元,肥料费每亩30元,水电费每亩10元,机械费每亩20元,虫害防治每亩5元,合计115元。按8年平均计算,每年田间种植管理投资每亩131元。苜蓿干草收获加工费平均每吨235元,每亩按照干草产量0.6吨计算,收获加工成本每亩141元。这样算下来,苜蓿年均生产成本每亩272元。苜蓿收购价格每吨1800元,净利润每亩808元。按照蒙草收购草场种植面积预计会达到20万亩以上,利润每年增加1.6亿
紫花苜蓿种植效益好
文章导读: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创业网:www.cyone.com.cn)草,由于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种植苜蓿比种小麦每亩可多收入490元,这是苜蓿种植当年的效益比较。即使将麦秸、玉米秸的产值150元计算在内,每亩的纯收入也只有340元,仍不如种植苜蓿的纯收入高。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由于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紫花苜蓿再生性强,耐刈割,一般一年可刈割8~11次,亩产鲜草8~10吨,干草产量2~2.5吨。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2%~24%,比玉米高1~2倍,适口性好,可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管理得好利用年限多达5~8年。
紫花苜蓿种植效益分析
苜蓿蛋白质饲料开发的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即直接经济效益和饲喂家畜的转化效益。 苜蓿种植的直接效益,经对华严村石桥组16个农户苜蓿生产情况调查,种植苜蓿亩产干草1500千克,产值950元,亩生产成本270元,收获费用60元,亩纯收入为620元;而同期播种小麦亩产量396千克,产值为356元,亩生产成本208元,收获费用20元,亩纯收入128元,可见种植苜蓿比种小麦每亩可多收入490元,这是苜蓿种植当年的效益比较。 按周年生产比较,在临近地块上采取小麦—玉米轮作方式的农业生产,亩产小麦和玉米分别是450千克、400千克,总产值725元,生产成本535元,每亩纯收入仅有190元。即使将麦秸、玉米秸的产值150元计算在内,每亩的纯收入也只有340元,仍不如种植苜蓿的纯收入效益高。
牧草饲喂畜禽的效益,因畜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肯定要比单种粮食的产业链长,增值潜力大。紫花苜蓿比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耕作管理简便,节省劳力,投入少,收效期长,种植效益好。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1. 选地。选择的地块应林木肥沃,耕作层深,干旱利于浇灌,雨季利于排涝,地下水位低,离家较近,有利于管理、刈割利用;不能选择林木遮阴,地下水位高,不利于排涝,土地贫瘠,耕作层较浅的地块。
2. 整地。牛耕碎伐或人工翻挖、除杂,每亩施畜肥量不低于3吨,后再进行二次人工翻挖、除杂、碎伐。
3. 开墒。根据地形情况,由高向低开墒,墒宽2米,沟宽30厘米,沟深25~30厘米。 4. 播种。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秋季播种较适宜。每亩播种1~1.2千克,用磷肥拌种,播幅10厘米,行距30~35厘米。种子疏密以一个巴掌大面积能见5~10粒种子为宜,盖土1~2厘米。
5. 管理。幼苗长到10~15厘米时应及时清除杂草;雨水较多季节及时清理墒间沟道、
土壤及杂物,保证排水畅通,不受涝灾;加强苗期管理,不能让畜禽进入种植地块觅食,导致种植失败。
6. 刈割与利用。紫花苜蓿长至30厘米左右进行第一次刈割,留茬高度1~2厘米;以后用于喂猪时刈割高度为30~40厘米,喂牛时刈割高度为40厘米以上,花蕾期刈割最好。饲喂草食畜时注意掌握饲喂数量,成年牛每天饲喂10千克左右鲜草为宜,最好与禾本科牧草或干草混合饲喂,以防臌气。苜蓿生长旺季,多余鲜草可切碎晾干后粉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