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复旦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复旦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暴趣科技网


复旦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规模

本年度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200名左右(含直接攻博生、本校硕-博连读生和公开招考人数),录取时将视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适当调整招生名额。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 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② 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

③ 已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过1篇学术论文,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五名)。

4、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否则按同等学力对待;

5、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同高考体检标准);

7、报考非定向或定向培养博士生的年龄不得超过45周岁(1967年9月1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8、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9、考生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考试身份的真实性,一经招生单位或认证部门查证为不属实,即取消学习资格。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2011年12月1日至31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报名(网址: http://www.gsao.fudan.edu.cn)

五、报名注意事项及资格审查

1、考生网上报名时必须按要求认真填写报考信息,上传所需要的报考材料和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并牢记自己的报名号和密码。上传材料具体详见《复旦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或《复旦大学部分院系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

2、完成网上报名后,应于复试时或按所报考院系要求将报名表格、学位证书及有关奖励证书等复印件一并寄(送)至所报考院系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逾期或所交材料不全者,按放弃处理。报名费(250元)在网上报名时一并予以支付。

3、公开招考考生须携带身份证(或现役军人、文职干部证件)和学生证(或硕士学位证书)原件,于复试时在所报考院系审查手续,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参加复试。

六、考试

1、初试时间:2012年3月10日至11日。地点:复旦大学(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2、初试科目:外语、两门业务课(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具体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3、复试:根据初试成绩和报考材料的审核结果,择优确定各学科专业差额复试名单。复试时间、地点由所报考院系另行通知。

4、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 政治(文科类考生加试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理、工、医科类考生加试自然辩证法),加试时间为2012年3月11日下午;② 两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时间、地点由所报考院系另行通知。加试科目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七、录取

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择优录取。复试不及格考生不予录取。

八、其它

(一)体检

考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检,未达到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

(二)信息查询、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上海市邯郸路220号;邮政编码:200433;

联系电话(021)653991;传真(021)654159。

E-mail:*********************.cn

网址: http://www.gsao.fudan.edu.cn

(三)备注

凡码后带\"★\"为自设专业,导师姓名上带“*”为兼职教授。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费标准请浏览我校财务处网站“通知公告”栏(http://www.cwc.fudan.edu.cn)。

九、招生改革说明

为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积极探索和构建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规律的与机制;以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为核心,不断选拔和培养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要求的优秀创新人才,我校于2000年试点两院院士和杰出教授自主招生,2007年又率先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申请-考核制”改革。至2010年,我校已对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放射医学研究所、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材料科学系、高分子科学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医学研究院、历史学系等18个院系的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考试制改为申请-考核制。

2012年我校将继续在上述院系试行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改革,具体招生选拔办法见《复旦大学部分院系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特别指出的是,2012年我校数学科学学院和物理学系试点开展博士研究生长学制招生、培养改革,两院系自2012年起将主要招收本科起点长学制博士研究生,其中数学科学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下调为10人、物理学系下调为5人。

热忱欢迎优秀学子报考复旦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

复旦大学部分院系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

发布时间:2011-09-05 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积极探索和构建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规律的

与机制;以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为核心,不断选拔和培养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要求的优秀创新人才。复旦大学2012年继续对历史学系、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现代物理研究所、化学系、计算机科学学院、材料科学系、高分子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放射医学研究所、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生物医学研究院共18个院系的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进行调整。其中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试行长学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现将上述院系的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公布如下:

十二、上海医学院招生选拔办法

上海医学院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继续实行申请-―考核制,初试阶段涵盖公共外语考试和申请材料提交两部分,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考试在复试时进行。具体要求和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1、 申请条件

考生须符合《复旦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上规定的报考条件,并按规定的报名时间登录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报名。

2、申请材料提交

考生在参加公共外语考试前两周需提交下列材料,如不按时提交,则视作放弃本次考试。

1)在上海医学院指定的网址上提交能证明本人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相关材料;网上

递交材料均需为PDF格式,内容如下:

①学习和从事临床或科学研究的简要经历;

②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往届生)或论文摘要及主要结果(应届生);

③经授课单位盖章的本科和硕士阶段课程成绩单;

④已有科研成果、专利、发表论文等的复印件;

⑤一份不少于5000字的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网上提供模板下载);

⑥毕业和学位证书、各类获奖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或托福、GRE成绩等能证明外语水平证书的复印件。

递交材料的网址和确切的开放时间请随时关注上海医学院研究生教育办公室网页(http://shmc.shmu.edu.cn/gs/001.htm)招生工作栏内的公告。

2)函寄两位具有正高职称专家出具的推荐信(邮寄地址:上海市东安路130号上海医学院东1号楼334室研究生教育办公室,邮编200032)。

3、上海医学院专家评审组依据考生的初试外语成绩及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差额确定复试名单。申请材料审核施行诚信一票否决制。凡进入复试的考生,请携带网上递交材料的纸质版和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参加复试。

陈兵,男,1966年4月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

科医院听觉言语疾病科副主任,上海市听觉临床医学中心临床部副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系秘书。

1986年毕业于江苏镇江医学院,1992年至1997年在上海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工作。2008年赴美国南加州大学HOUSE EAR INSTITUTE专题研修耳显微颅底外科。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耳显微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听觉言语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目前致力于中耳炎、耳硬化、周围性面瘫、颅底等疾病的诊疗。主要临床特长耳显微外科及颅底外科,作为主刀医生,近五年来完成包括中耳炎、听神经瘤、颈静脉球体瘤等在内的各类耳显微及颅底外科手术达1600余例。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著近三十篇,译文二十余篇,其中SCI索引2篇,中华系列杂志6篇。参加编写《耳科学》(第二版)、《耳鼻喉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现代耳鼻咽喉科学》、《面神经疾病》、《临床操作技术规范》、《临床诊疗指南》等6部专著。研究方向:听觉医学。在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项、“211”工程子项目等。

E-mail:******************.cn

蒋家琪,男,1960年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咽喉、小儿耳鼻喉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198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并在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工作。1985年起在美国依阿华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1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言语病理学和听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5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头颈外科耳鼻喉系做博士后,研究员,1995年成为副教授。2001年成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系、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终身副教授,2006年成为终身教授。2004年至今为

复旦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至今未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特聘讲座教授、院长顾问,咽喉、小儿耳鼻喉科主任,学科带头人。2008年至今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外科总系成果转换部及国际合作研究部主任,耳鼻喉科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任。担任美国卫生总署(NIH,SCR, NIDCD)标书评审委员(for R03,K08, R01);美国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Annals of Otology, Rhinology & Laryngology 及Journal of Voice 编委;美国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Laryngoscope、Tissue Engineer、IEEE、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20多家杂志的审稿人。近五年来发表研究论文56篇,编写8部专著及教育软件。曾获得美国白宫青年科学家总统奖,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研究方向:音声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音声疾病诊断方法学及器械的研究,音声疾病治疗机理措施。在研课题:美国NIH项目4项。

E-mai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