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世界最大轨道交通市场
中国成世界最大轨道交通市场 巨大商机备受海内外企业的青睐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卓有成效 在早些时候召开的2009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上,中国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图显示,至2016年我国将新建轨道交通线路条,总建设里程为2500公里,投资规模达9937.3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近万亿元的商机,备受海内外轨道交通制造企业的青睐,纷纷抢占市场份额。中国在轨道交通领域自主产权技术取得的进步,也获得了国际认可,轨道交通设备进驻海外市场取得可喜成果。 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广阔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迅猛。1995年至2008年12年间,我国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从2个增加到10个,投资以每年100多亿元的速度在推进。迄今为止,已有10个城市开通了31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达到835.5公里。近期,又批复了22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总投资达8820.03亿元。 近万亿元商机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受益最直接的就是车辆制造业。到2010年,中国城市轨道数量将达到55条、里程1500公里,需要配属车辆逾6000辆,以目前平均每辆车600万元左右计算,仅车辆投资就达360亿元。以北京为例,到2015年,北京将形成56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总投资为1669.6亿元。初步统计运营初期所需车辆数量将高达947列,给轨道交通车辆生产企业带来广阔市场。 批准地铁建设有3项指标——城市人口超300万、GDP超1000亿元、地方财一般预算收入超100亿元。国家基础产业司王庆云指出,目前全国有近50个城市达标,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未来发展有着巨大潜力。 城市化推动轨道交通 一个国家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与其城市化水平紧密相关。二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17.9%,提高到2008年的45.68%。到2008年底,全国城市总数达655个。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0%。 城市化进程加速,机动车数量增加迅猛,导致交通拥堵。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由1985年的28.5万辆,激增至2008年的3501万辆。按照国际大都市汽车保有量饱和标准300万-400万辆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已经逼近饱和。北京人口已达1700万,机动车总量突破350万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展轨道交通是根本出路。 在世界主要大城市中,轨道交通运输量占公交运量的50%以上,有些甚至达70%以上。巴黎1000万人口,年客运量12亿人次,轨道交通承担70%的公交运量。这一比例在莫斯科是55%。伦敦共有9条地铁线,总长500公里,日运300万人次,能满足40%的出行人员的需要。日本东京大都市圈现有280多公里地铁线,轨道交通系统每天运送旅客3000多万人次,承担全部客运量的86%。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缓解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交通压力意义重大。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正光曾公开表示,到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的日均客运量1000万人次以上,占公共交通总量50%以上。按照规划,上海到2010年轨道交通线日均客流量达到600万人次,占全市公交客流总量的35%左右。 实现国产化并走向海外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明确提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部轨道车辆和机电设备的平均国产化率要确保不低于70%。目前,我国在轨道交通设备生产中,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卓有成效。 在这次展览会上,房山线地铁列车模型首次亮相。该车整车国产化率达95%以上,由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一名清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硕士生,在观看模型后
称赞不已,“我们国产的地铁列车,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性能上不亚于其它国家的水平。” 我国的轨道交通制造企业不仅致力于实现国产化,也积极进军海外市场。近日,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巴西里约地铁公司签订了总值约人币11亿元的合同,为巴西里约1A线提供地铁车辆。作为国内轨道车辆研发制造龙头企业的中国北车,产品已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过去10年中,出口地铁客车461辆。而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土耳其伊兹密尔市府签订的3.5亿元人币轻轨列车销售订单,标志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铁路运输装备整车产品,首次登陆技术要求高的欧洲市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的中国品牌,正在凭借崭新的技术走向国际市场。(孔俊彬严冰) (来源:人日报海外版) 中国地铁建设情况 2009年06月,福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昆明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郑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宁波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 2009年04月,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房山线、昌平线一期开工; 2009年03月,武汉地铁4号线一期工可获批; 2009年02月,郑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 2009年01月,长沙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 2008年12月,无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宁波地铁1号线一期工可获批,上海地铁13号线一期、12号线正式开工; 2008年09月,深圳地铁5号线工可获批,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全线开工; 2008年08月,宁波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 以上中国第二批地铁报批城市开始获批 2008年07月,北京地铁10号线、8号线一期正式通车,北京机场轨道交通线正式运营; 2008年06月,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可获批; 2008年04月,武汉轻轨1号线二期全线开工,北京地铁6号线开工建设; 2007年12月,上海地铁6号线正式通车,上海地铁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通车试运营, 北京地铁大兴线动工,苏州地铁1号线一期全线开工,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全线开工; 2007年11月,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可获批; 2007年10月,北京地铁五号线对外试运营,苏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可获批; 2007年09月,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可获批,沈阳地铁2号线南延线工可获批并开工; 2007年08月,上海地铁10号线全线开工; 2007年07月,深圳地铁2号线工可获批; 2007年04月,武汉轻轨1号线二期工可获批,北京地铁9号线开工; 2007年03月,杭州地铁1号线全线开工,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工可获批,上海地铁11号线正式开工; 2007年02月,苏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 2007年01月,天津地铁3号线工可获批; 2006年12月,上海地铁3号线北延伸段通车,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全线开工;津滨轻轨西段(9号线二期)工可获批; 2006年11月,沈阳地铁2号线工可获批并正式开工; 2006年07月,天津地铁2号线工可获批,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工可获批; 2006年06月,天津地铁1号线重新正式开通运营; 2006年05月,沈阳地铁1号线延伸线工可获批并开工; 2006年04月,杭州地铁1号线工可获批,深圳地铁3号线工可获批; 2006年02月,深圳地铁1号线二期工可获批; 2006年01月,北京机场轨道交通线地下段隧道开工; 2005年12月,上海地铁4号线投入运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全线开工; 2005年11月,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可获批,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工可获批并全线开工,上海地铁7号线正式开工; 2005年09月,南京地铁1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运营; 2005年08月,成都、沈阳两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 2005年06月,杭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 以上我国地铁建设开始提速 2004年12月,深圳地铁1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正式开通,上海地铁1号线北延伸段试运营;
2004年09月,武汉轻轨1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运营; 2004年03月,津滨轻轨(9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运营; 2003年12月,北京地铁八通线全线开通; 2003年11月,上海地铁5号线试运营; 2003年01月,北京地铁13号线全线开通; 2002年12月,北京地铁五号线正式开工,上海地铁3号线一期正式通车; 2002年11月,天津地铁1号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2001年01月,津滨轻轨(9号线一期)正式开工建设; 2000年12月,南京地铁1号线一期正式开工建设,武汉轻轨1号线一期正式开工建设; 2000年06月,北京地铁1号线全线开通,上海地铁2号线正式通车; 1999年12月,深圳地铁1号线一期开工; 1999年10月,武汉轻轨1号线批准立项; 1999年04月,南京地铁1号线批准立项; 以下为我国地铁起步建设阶段 1997年07月,上海地铁1号线南延伸段贯通运营; 1994年12月,上海地铁1号线一期建成通车; 1990年01月,上海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 1984年12月,天津地铁1号线建成通车; 1982年00月,北京地铁1号线一期正式投入运营; 1981年09月,北京地铁2号线正式对外运营; 1970年04月,天津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 1969年00月,北京地铁2号线开工建设; 1969年10月,北京地铁1号线一期建成通车; 1965年07月,北京地铁1号线一期开工建设。
在早些时候召开的2009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上,中国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图显示,至2016年我国将新建轨道交通线路条,总建设里程为2500公里,投资规模达9937.3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近万亿元的商机,备受海内外轨道交通制造企业的青睐,纷纷抢占市场份额。中国在轨道交通领域自主产权技术取得的进步,也获得了国际认可,轨道交通设备进驻海外市场取得可喜成果。 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广阔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迅猛。1995年至2008年12年间,我国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从2个增加到10个,投资以每年100多亿元的速度在推进。迄今为止,已有10个城市开通了31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达到835.5公里。近期,又批复了22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总投资达8820.03亿元。 近万亿元商机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受益最直接的就是车辆制造业。到2010年,中国城市轨道数量将达到55条、里程1500公里,需要配属车辆逾6000辆,以目前平均每辆车600万元左右计算,仅车辆投资就达360亿元。以北京为例,到2015年,北京将形成56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总投资为1669.6亿元。初步统计运营初期所需车辆数量将高达947列,给轨道交通车辆生产企业带来广阔市场。
批准地铁建设有3项指标——城市人口超300万、GDP超1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00亿元。国家基础产业司王庆云指出,目前全国有近50个城市达标,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未来发展有着巨大潜力。
城市化推动轨道交通
一个国家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与其城市化水平紧密相关。二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17.9%,提高到2008年的45.68%。到2008年底,全国城市总数达655个。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0%。
城市化进程加速,机动车数量增加迅猛,导致交通拥堵。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由1985年的28.5万辆,激增至2008年的3501万辆。按照国际大都市汽车保有量饱和标准300万-400万辆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已经逼近饱和。北京人口已达1700万,机动车总量突破350万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展轨道交通是根本出路。
在世界主要大城市中,轨道交通运输量占公交运量的50%以上,有些甚至达70%以上。巴黎1000万人口,年客运量12亿人次,轨道交通承担70%的公交运量。这一比例在莫斯科是55%。伦敦共有9条地铁线,总长500公里,日运300万人次,能满足40%的出行人员的需要。日本东京大都市圈现有280多公里地铁线,轨道交通系统每天运送旅客3000多万人次,承担全部客运量的86%。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缓解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交通压力意义重大。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正光曾公开表示,到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的日均客运量1000万人次以上,占公共交通总量50%以上。按照规划,上海到2010年轨道交通线日均客流量达到600万人次,占全市公交客流总量的35%左右。 实现国产化并走向海外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明确提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部轨道车辆和机电设备的平均国产化率要确保不低于70%。目前,我国在轨道交通设备生产中,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卓有成效。
在这次展览会上,房山线地铁列车模型首次亮相。该车整车国产化率达95%以上,由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一名清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硕士生,在观看模型后称赞不已,“我们国产的地铁列车,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性能上不亚于其它国家的水平。”
我国的轨道交通制造企业不仅致力于实现国产化,也积极进军海外市场。近日,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巴西里约地铁公司签订了总值约人民币11亿元的合同,为巴西里约1A线提供地铁车辆。作为国内轨道车辆研发制造龙头企业的中国北车,产品已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过去10年中,出口地铁客车461辆。而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土耳其伊兹密尔市签订的3.5亿元人民币轻轨列车销售订单,标志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铁路运输装备整车产品,首次登陆技术要求高的欧洲市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的中国品牌,正在凭借崭新的技术走向国际市场。
一、序言
西门子、庞巴迪(包括Adtranz)、阿尔斯通等三大公司不仅是国际著名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公司,而且都在中国有合资企业。《城轨交通运输车辆西方国家市场分析》一文虽然只对有轨电车及轻轨车的市场进行了分析,没有涉及到地铁车辆的市场情况,但由于地铁车辆也主要由这几大公司生产,所以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三大公司所处的市场地位
下面表1和表2为1973~2000年4月15日交货的或订购的城轨车(这里专指有轨电车及轻轨车,一般应包括地铁)总量比较表。
表1:机械部分
机械部分主要 供货公司 西门子运输 庞巴迪运输 (其中Adtranz) 阿尔斯通交通 其 它 总 计
轻轨及有轨电车(辆)
德国各
德国以外的西方国家
城市
2545 1185 1255(542)
255 1032 5087
300(97) — 1962 3447
总计(辆) 3730 1555 255 2994 8534
占有率 43.7% 18.2% 3% 45.1% 100%
表2:电气部分
电气部分主要 供货公司 西门子运输 Adtranz+西门子 庞巴迪运输 (其中Adtranz) 阿尔斯通交通 其 它 总 计
轻轨及有轨电车(辆) 德国以外 德国各 西方国家 1090 200 843(843) 261 — 3126
城市 1200 214 509(509) — — 3447
总计(辆) 2290 414 1352 261 2256 6573
占有率 34.8% 6.3% 20.6% 4.0% 34.3% 100%
西门子公司是以电气设备为主的公司,也是城轨车辆主要制造公司之一,在1990年购入杜瓦格公司后不仅实力大增,而且弥补了机械制造部分的不足,它和杜瓦格公司在城轨车市场方面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西门子在机械和电气方面的市场总量都位居第一。在车辆电气方面,西门子与Adtranz公司并驾齐驱。但从表3中的低地板车的定货数量看,西门子虽仍占优势,但对其产品的需求量已处于劣势。
表3:截至2000年4月15日已交货或订购的低地板城轨车总数一览表
主要供货公司名称 西门子运输总供货量 庞巴迪运输总供货量 (其中Adtranz) 阿尔斯通交通供货量
其 它 总 计
定货数量(辆)
基本定货 附加定货 990 254 999(828) 466 423 2878
193(173)
110 — 557
表4:截至2000年4月15日已交货或订购的中、高地板城轨车总数一览表
供货公司名称 西门子运输 庞巴迪运输 (其中Adtranz)
172
阿尔斯通交通
90
262
(Kiepe+Alstom)
其 它 281 510 791 总 计 1106 1106 2212
随着竞争的加剧,行业重组和兼并不断进行。MAN 公司、Waggon Union和Shindler公司与Adtranz公司合并。庞巴迪公司运输部与BN、Vevey和德国东部的DWA公司联合之后实力大增,特别是在大容量城轨车市场的竞争力显著提高。 阿尔斯通公司于1985年进入了城轨车市场,其代表作是为法国南特市生产的轻轨车,在购买了LHV车辆制造厂之后立即巩固了自己的竞争地位。 在反复竞争之后,世界“老大”的位置由杜瓦格移主为庞巴迪公司。尤其是在获得德国科隆市的120台K4000型城轨车定货之后,其领先地位更加明显。在中、高地板城轨车市场上,庞巴迪也取得了优势地位。从表4中可以看出庞巴迪在车辆电气部分实力很弱,那么在2001年庞巴迪收购了电气部分位居第二的
中、高地板城轨车(辆) 机械部分 电气部分 129 190 606(86)
234(234)
总计(辆)
319 840
Adtranz 公司之后,便巩固了其霸主地位。(按其1999-2000年报介绍,它在轨道交通车辆的市场份额,占加拿大和美国市场的52%,占欧洲的25%,其中不包括Adtranz公司) 三、经营形势
在西方国家,目前三大公司城轨车(有轨电车和轻轨车)定货量居近十年来中等水平,但由于企业较多,竞争激烈,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损。按目前每年需求量500台,只需5个企业,但现在却有16个企业。各公司宣布关闭和改造一些车辆制造厂。阿尔斯通和庞巴迪的地位相对稳定一些,但仍需进行改造。 四、城轨车型发展变化
1、老车改造,为提高运量而增加车辆长度,主要方法是中间加一节低地板车,材料为玻璃钢或钢。
2、中间有轮转向架的铰接车供货量急速增长。该车的车体骨架为由钢材焊接而成,头部铝制件用铆钉连接,其它用螺栓连接。挡风玻璃下面安装加强钢粱,车窗玻璃粘贴在框架内,并用螺钉固定在窗孔内。
作为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着国家现代化工业的水平,更决定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以此为背景,本文立足于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及产品分布情况,为企业发展提供建议。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北车和南车两大集团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二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5%,承担着促进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进步和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任,代表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为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双方各三家企业。从集团总体情况看,双方在资产、产能、订单获取、市场覆盖面等方面基本相当。
本文对2000年后公布的国内轨道交通车辆订单情况进行不完全统计,从企业和地区两个角度,衡量两大集团公司及下属各企业在行业内和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分析各自发展趋势。 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市场集中度分析 根据不完全统计结果,从集团总体情况看,北车集团订单总数3957辆,市场占有率为44.04%,略逊于南车55.96%的市场占有水平。
从各公司情况看,北车的长客公司不论是在集团内部还是在全国范围内,都占有重要地位,以明显的优势高居市场占有率榜首。浦镇、四方、株洲紧随其后,形成第二梯度。大连和唐车市场占有份额较少,成为第三梯度(表1)。
北车集团子公司在城轨车辆市场占有率上差异较大,基本呈两极分化局势。南车集团子公司在市场占有上较为均衡,并没有很显著地优劣态势(图1)。 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市场分布情况分析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车辆订单分布于15个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8个省会城市和3个大中型城市。在这15个城市中,对3家企业发出过车辆订单的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
深圳、沈阳6个城市,其余9个城市对1家企业发出过车辆订单,如长春、南京、大连等。另外,已获批建设但还未订购车辆的还有哈尔滨、青岛等7个城市(图2)。 对同时使用3家公司车辆的城市市场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果(表2):
北京市场——由长客、四方、唐车共同占有。其中,长客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四方也占据超过40%的份额,唐车只占有零星份额。长客和四方公司成为北京市场的供货主体。
上海市场——由浦镇、长客、株洲共同占有。其中,浦镇以近40%的份额成为上海城轨车辆的最大供货方,长客、株洲基本持平,市场各占据30%左右。
广州市场——由株洲、长客、四方共同占有。其中,株洲以42.37%的份额成为广州城轨车辆的最大供货方,长客、四方基本持平,市场各占据30%左右。
深圳市场——由长客、株洲、浦镇共同占有。其中,长客占据主要地位,市场份额超过40%,株洲以近40%的份额排名第二,浦镇以14.4%的份额占据第三位。
天津市场——由长客、四方、大连共同占有。其中,长客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市场份额将近50%,四方和大连市场占有情况相当,份额均为25%左右。 沈阳市场——由长客、四方、大连共同占有。其中,长客和四方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40%,大连占有率超过10%。
二、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造企业情况分析
比较国内城市轨道车辆制造企业已获订单情况,可以分析出他们各自的战略发展趋势(表3): 1、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发展基础雄厚。通过50多年的建设,该公司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 在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长客将“建设国际一流轨道车辆制造企业”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积极开展合作,凭借明显的优势始终占据着龙头的地位。
从订单分布情况看,长客的市场遍及全国9个城市,覆盖包含华北、东北、珠三角、西北、西南在内的广大区域,市场分布最为广阔。
从地区影响力来看,长客已牢牢抓住北京、上海两地,占据了两个城市的大部分份额;随着东北地区轨道交通规划的出台,又凭借本土优势,大力发展了东北地区市场;凭借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长客战略性地开发了行业空白区域珠三角地区,又将其市场延伸至以西安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和以重庆为代表的西南地区,扩大了产品覆盖面。这三步走市场拓展策略为长客在全国发展业务,提高市场影响力,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公司是我国轨道客车制造企业和城轨地铁车辆制造企业之一,目前,浦镇公司以现有的科研人员、技术力量、生产资源和综合经济实力为基础,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铁产品为目标,大力研发新型地铁车辆,推进地铁车辆的产业化。
从订单分布情况看,浦镇的市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公司利用南京、上海、苏州、杭州四个城市牢牢占据了本土市场,目前,正通过深圳向珠三角地区进军。 3、四方车辆公司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铁路机车车辆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专业设备配置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是领先的,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产品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司目前主要从事铁路高档客车、动车组的制造修理,铁路机车车辆和城轨车辆零部件制造等业务。 从订单分布情况看,四方的市场覆盖范围也很广,产品遍及以北京、天津为主的华北地区,以沈阳为代表的东北地区,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和以成都为代表的西南地区。 四方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部,而山东目前轨道交通建设正在筹划中,因此,公司缺乏强有
力的本土市场支撑,必须在更为广阔的区域开发市场。公司从邻近区域入手,稳住了北京和天津,再向更远的行业空白区域的广州进军,成功了奠定了在珠三角的基础。之后,向北方的沈阳和西南的程度延伸,开拓了更大范围的市场。总体来看,除了广州外,四方在每个市场都不占据明显的优势,但是分散型的市场格局,却为公司在各地延伸拓展提供了很好的前提准备和基础。
4、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公司创建于1936年,地处南方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湖南省株洲市,致力于铁路干线电力机车和城市轨道车辆交通装备的研究、制造和销售。 2001年,公司被批准为国家城轨车辆国产化定点企业后,积极推进城轨车辆主业建设,与西门子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成总面积3.5万平方米、年产能力300辆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城轨车辆制造基地。
从订单分布情况看,株洲在珠三角的份额较大,部分产品也销售至上海、武汉,但是长江以北地区,并未有所涉及。总的来看,株洲的城轨车辆市场还比较集中,但是具备了最基础的生产能力,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展。 5、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制造各种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市轨道车辆、铁路车辆以及柴油机和各种机车车辆配件产品。具有年产机车500台、城轨车辆150辆、铁路车辆2000辆的能力。 公司大力开拓城轨车辆市场,自主设计制造了具有当今国内先进水平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车辆,拉开了进军城轨地铁市场的帷幕,形成新的支柱产业。2002年7月开发研制成功我国首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车辆,进军城市轨道交通市场。
从订单分布情况看,大连机车产品覆盖范围较小,仅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天津市。由于公司的优势业务部门主要是机车生产制造,因此,城轨制造规模较小,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城轨制造方面的实力。 6、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主营业务为铁路车辆、电动车组、内燃动车组、磁悬浮列车、特种车、试验车、城市轨道车辆和配件销售、租赁及技术咨询服务等,经营范围广阔,产品品种繁多。目前,唐车以高速动车为主打产品,领跑于高速轨道交通领域,城市轨道车辆只是依托于雄厚的技术基础和生产基础而衍生出来的新兴产品。 由于城轨不是唐车的主打产品,因此,产品数量极少,市场份额也极其有限。相比于动车组,唐车的城轨实力还较为薄弱。 三、总结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还处于发展初期,各个城市轨道交通或者在规划中,或者在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较长,需求形成较慢,直接导致了轨道车辆的市场形态更倾向于买方市场,而各企业在逐个出现的市场需求面前,国内轨道车辆制造企业在发展市场方面基本遵循统一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从总体来看,各企业在自身研发、制造、营销能力范围内,都在尽可能地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2)从市场发展战略来看,各企业都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首先,通过建立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与本地的友好关系,以本地市场为立足点,在周边地区组织自己的客户群体,小范围内形成品牌影响力;然后,进一步拓展市场,发现各个区域率先进行轨道交通规划的城市,全力争取车辆订单,形成地区据点,再今后在地区内扩展铺路,将品牌影响力扩展至更远的区域。 (附:表1)
表1: 国内轨道交通制造企业城轨车辆订单情况 (单位:亿人次)
企业名称 订单数量 市场占有率 长客 3609 40.17% 大连 280 3.12% 唐车 68 0.76% 北车集团 3957 44.04% 浦镇 1878 20.90% 株洲 1524 16.96% 四方 1626 18.10% 南车集团 5028 55.96% 合计 85 100.00% (附:表2)
表4: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订单市场分布情况
城市 企业名称 车辆数量 市场占有率 城市量 市场占有率
北京 长客 1226 54.83% 团 1294 57.87%
四方 942 42.13% 团 942 42.13%
唐车 68 3.04% 计 2236 100.00%
上海 浦镇 902 39.01% 团 726 31.40%
长客 726 31.40% 团 1586 68.60%
株洲 684 29.58% 计 2312 100.00%
广州 株洲 450 42.37% 团 312 29.38%
长客 312 29.38% 团 750 70.62%
四方 300 28.25% 计 1062 100.00%
深圳 长客 360 46.27% 团 360 46.27%
株洲 306 39.33% 团 418 53.73%
浦镇 112 14.40% 计 778 100.00%
天津 长客 271 47.46% 团 409 71.63%
四方 162 28.37% 团 162 28.37%
大连 138 24.17% 计 571 100.00%
集团名称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车辆数北车集南车集 合北车集南车集 合北车集南车集 合北车集南车集 合北车集南车集 合 沈阳 长客 138 46.94% 沈阳 北车集团 174 59.18%
四方 120 40.82% 南车集团 120 40.82%
大连 36 12.24% 合计 294 100.00%
城市 企业 数量 占有率 城市 集团名称 数量 市场占有率 南京 浦镇 480 100.00% 南京 南车集团 480 100.00% 长春 长客 360 100.00% 长春 北车集团 360 100.00% 杭州 浦镇 288 100.00% 杭州 南车集团 288 100.00% 西安 长客 132 100.00% 西安 北车集团 132 100.00% 大连 大连 106 100.00% 大连 北车集团 106 100.00% 成都 四方 102 100.00% 成都 南车集团 102 100.00% 苏州 浦镇 96 100.00% 苏州 南车集团 96 100.00% 武汉 株洲 84 100.00% 武汉 南车集团 84 100.00% 重庆 长客 84 100.00% 重庆 北车集团 84 100.00% (附:表3)
表3:国内城市轨道车辆制造企业市场发展情况
长客 浦镇 四方
北京 1430 38.60% 上海 902 48.03% 北京 942 57.93%
上海 726 19.60% 南京 480 25.56% 广州 300 18.45%
长春 360 9.72% 杭州 288 15.34% 天津 162 9.96%
深圳 360 9.72% 深圳 112 5.96% 沈阳 120 7.38%
天津 271 7.31% 苏州 96 5.11% 成都 102 6.27% 广州 204 5.51% 沈阳 138 3.72% 西安 132 3.56% 重庆 84 2.27%
合计 3705 100.00% 合计 1878 100.00% 合计 1626 100.00%
株洲 大连 唐车
上海 684 44.88% 天津 138 49.29% 北京 68 100.00% 广州 450 29.53% 大连 106 37.86% 深圳 306 20.08% 沈阳 36 12.86% 武汉 84 5.51%
合计 1524 100.00% 合计 280 100.00% 合计 68 100.00%
2005—2012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业产品产量走势预测 (案例示意图)
岛欧特美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为T&T集团公司重点投资的生产实业。T&T集团公司是致力于轨道车辆配套产品供货和生产的专业骨干企业。公司于1970年在成立,于1979年开始进入大巴及铁道市场,同年在美国成立 T&T International,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注册成立了帝安帝运输设备(北京)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轨道车辆及大巴产品。
剑湖与虎伯拉合作,为常州今创集团旗下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