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复习经验点滴
作者:李华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11期
一学期即将结束时,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 在语文复习课,我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让每个学生扎实掌握
基础知识的复习,我认为重点要抓好复习内容的整体性。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要把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开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我通常的做法是在复习之前先把基础知识按照字、词、句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把课文中、练习册、试卷等出现的练习题类型分列出来;再把阅读思考题的类型、作文训练的不同内容等也分门别类地列出来。这样,我先从整体上把握了,做到了心中有数,复习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要采取恰当的复习形式。 1.生字及错别字“过筛”,背诵与默写课文“过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每次考试都有对写字的考查,因此我在复习阶段也特别重视写字训练。生字及错别字的“过筛”。生字要求学生逐个“过筛”。在新授课时我就非常重视学生对生字的练习与掌握,学习一篇课文前先布置学生预习:标出生字词,并会拼、读、组词。然后我再逐个听写,将会写的放过去,将不会写或写得不对的字集中起来,写在自己的改错本上,学生再练习。等学生练得差不多了,再听写,直到大家都会写为止。复习阶段我让学生再准备一个新的改错本,并拿出以前的改错本进行对照,把仍出错的字再记下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背诵与默写课文的“过筛”。要求背诵的部分必须人人过关,分三个环节背诵:同桌关、组长关和教师关。一环一环地过关,落到实处。背诵之后的默写不可忽视,一定要落实好,我经常提前两天告知孩子们默写的内容,留有充足练习时间准备,然后进行默写比赛,学生很感兴趣。
2.自主梳理知识点,实现优差互补
自主梳理知识点就是对知识的整理、回顾、积累和总结,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类,串成“知识链”。我的做法是:让学生继续准备积累小册子,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如课本中学过的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等。我会不定期地抽查并对优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小册子进行展评,提高了学生的兴致。这样不仅归纳了知识点,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复习起来十分方便,每天拿出来从头到尾读一遍,印象更加深刻。
实现优差互补就是让优等生和学困生继续结对子,重新给优等生定计划,定任务,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促进提高。同时我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提问、多辅导、多关心,提高学习兴趣,达到优生更优、学困生不差的目的。 二、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与作文练习相结合
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我在复习阶段主要融于课文的复习当中。对于课文的理解,首先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整理出每篇课文的重点知识,可以用小册子或出试卷的方式把课文的基础知识、重点片段及需要理解的句子进行归纳总结。
要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个步骤展开这方面的教学: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第二步,我送给学生一句话——“好脑筋不如烂笔头”,让学生懂得积累的重要性。第三步,拓展知识,由课内引申到课外,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并推荐有条件的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并布置下不成型的作业:周一至周五每天阅读至少半小时,周末阅读至少一小时课外书,提高阅读水平,并为写作打下基础。 三、习作的复习
复习阶段习作以方法为主而不是以写为主。首先复习如何审作文题目。拿到一个作文题目至少读三遍:一读想想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什么?二读看看有哪些具体要求?三读看有没有遗漏的要求。其次是对本册教材中的每篇习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列出简单提纲,指导学生在遇到这一类习作时应从何处入手去想、去写。我鼓励学生养成每日阅读优秀习作半小时的习惯,建议学生在阅读一篇习作之前,先想想,若是自己写会写什么,怎样写,然后再看正文,教学相长,尤其是要细细品读每篇习作后的简评。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每周由我确定一两个作文题目或话题,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在周末休息时间准备(可以查找作文书,也可以自己写)。同时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相关知识熟练地运用到作文中去,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总之,复习以学生为主体,教给他们复习方法,引导自主复习。期末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及机械的操练,它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于让学生记住知识,而是清楚知识掌握好的有哪些,什么内容不够明确,指导学生自行查漏补缺,由“学会”变“会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复习中既巩固、加深、拓展知识,又发展思维。 编辑 郭小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