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方法总比问题多 读后感

方法总比问题多 读后感

来源:暴趣科技网


打造不找借口找方法的一流员工

--读《方法总比问题多》有感

自担当外协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近三年来,学到的东西很多,感受的东西也很多,就大家经常提及的“推诿责任”,并结合最近所阅读的一本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方法总比问题多》(吴甘霖先生著作)这本书,谈谈对“找借口”的一些看法。

我想我们公司大部分的领导和员工,都碰到过因不想承担责任在“找借口”的经历,包括我自己,我觉得最关键就是心态,怕承担责任,久而久之就是一种习惯,遇到问题出现了,随口而出就是别人的责任,很少会自已检讨自已,“是我们部门的责任”这句话更是难于启齿。在人一生的道路上,都会面临生活、学习、家庭、工作上的许多问题等等,有的人活得幸福快乐,有的人却活得痛苦悲伤,《方法总比问题多》这本书表述更多的是一种心态,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体现。正如书中所说,一流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当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够主动去找方法解决,而不是找借口回避责任,找理由为失败辩解。我们公司也应该地积极寻找这样的人才,也应该号召全公司“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书中提到了一个例子,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10多年前,一家建筑材料的业务员被要求出外收款,有一位客户,买了公司10万元的产品,但总是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付款,公司派了三批人去讨账,都没能拿到货款。当时这位业务员刚到公司上班不久,就和另外一位姓张的员工一起被派去讨账,他们软磨硬磨,想尽了办法,最后,客户终于同意给钱,叫他们两天后来拿。两天后他们赶去,对方给了一张10万元的现金支票。他们高高兴兴地拿着支票到银行取钱,结果却被告知,账上只有99920元。很明显,对方又耍了个花招,他们给的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第二天就要放春节假了,如果不及时拿到钱,不知又要拖延多久。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一筹莫展,但是这位业务员灵机一动,拿出100元,让同事存到客户公司的账户里去,这一来,账号里就有了10万元,他立即将支票兑了现。5年之后,这位业务员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来又当上了总经理。这个例子告诉我,他能取得后来的成功,与他的这种精神密切相关。

成功的人,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是积极主动的想办法解决,没有为自己找逃避困难的借口,绝不轻言放弃,哪怕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在百折不挠的努力之后,困难最终会被征服。敢想敢做,脑子里产生了好的想法之后,立即展开行动,让梦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变成现实;善于总结,在总结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注重方法,为自己的发展取得捷径,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成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方法总比问题多》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一步步教读者怎样克服对问题的恐惧,在遇到问题时怎样运用一些思维技巧,巧妙转移问题,从心里上藐视问题,以方法克敌制胜。书中特别提到了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 类比方法

(二) 逆向方法

(三) 侧向方法

(四) 系统方法

(五) 加减方法

(六) W型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当居安思危,不要总想着“没有问题”。因为,最大的问题,可能恰恰是“没有问题”。举个例子,和田一夫,曾经的八佰伴公司负责人,在半个世纪内将一家乡下蔬菜店建设成在世界各地拥有400家百货店和超市、年销售额突破5000亿日元的国际流通集团,旗下多家公司的股票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上市,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被称为“世界的和田”。1990年,和田一夫将八佰伴集团总部移到,然后又移到上海,企业的高速发展,使他盲目地骄傲和自信,做出不谨慎的判断,盲目扩张。1997年,八佰伴集团的核心公司——日本八佰伴公司出现经营危机,负债1600亿日元,公司不得不宣布破产,和田一夫一贫如洗,不得不租屋而居。1998年,年过70的和田一夫设

立了一家经营顾问公司,决心将自已的经营经验和教训传授给年轻的经营者们。他谈得最深的一个教训就是:“我在经营企业最困难时,往往会做各种各样的努力去克服困难,但在事业成功时却会骄傲自满,造成失误。因此看来,事业取得最大成功时风险也最大:失败是人生财富,成功是最大危机”

“方法总比问题多”是一道辩题,仔细阅读思考,就会让人洞察其内涵。我们每个人也正是在解决无尽的问题中成熟并成长的。我们提倡的是一种心态,是面对困难,积极应对的心态;是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心态。看完这本书后,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个小故事,有四个营销员接受任务,到庙里找和尚推销梳子。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归,他解释的原因是庙里的和尚都没有头发,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也没卖掉。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销了十多把梳子,他介绍经验说,我告诉和尚,头皮要经常梳梳,不仅止痒,头不痒也要梳,可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念经念累了,梳梳头,头脑清醒。第三个营销员回来,销了百十把梳子。他说,我到庙里去跟老和尚讲,您看这些香客多虔诚呀,在那里烧香磕头,磕了几个头起来头发就乱了,香灰也落在头上,您在每个庙堂前面放几把梳子,他们磕完头,烧完香可以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心香客,下次还会再来,这样一来就销掉了百十把梳子。第四个营销员回来,销掉了几千把梳子。他说,我到庙里跟老和尚说,庙里经常接受人家的捐赠,得有回报给人家,买梳子送给他们是最便宜的礼品。您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再写上积善梳,说可以保佑对方,这样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这一下就推销掉好几千把梳子。由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面对困难,超越自我,主动解决,是惟一的出路。有道是:办法总比问题多,而自我是人生成功的最大障碍,阻止你前进的真正对手就是自己。

我们在工作中,也应该像这些成功者一样善于总结,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一个人只有以热爱之心对待集体、以奉献的胸怀接纳工作,当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才不会消极被动,才能够主动去想方法、找方法,去解决问题。脱离对企业的忠诚,对工作的热爱,“方法总比问题多”就有变为谬论的可能。如果我们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以热爱企业之心身体力行,遵循“恩爱领导、友爱同事、忠爱组织、热爱事业”的理念,那么这个集体注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企业必定会给员工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企业也必定是战无不胜的!

外协管理办公室

黄孝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