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核心力量与爆发力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影响

核心力量与爆发力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影响

来源:暴趣科技网
第3l卷第4期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1.3l No.4 2014年7月 Journal of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Ju1. 20l4 DOI编码:10.3969/j.ISSN.2095—4662.2014.04.014 核心力量与爆发力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 力量素质的影响木 吴佳伟 陈月亮 王 沂 (湖北理工学院体育部,湖北黄石435003)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验等研究方法,就核心力量训练和爆发力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素 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湖北省体校111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与观察,并进行了临 场测试,结果显示,核心力量与爆发力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 的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爆发力;力量素质 [中图分类号]G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62(2014)04—0073—05 On Effect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and Explosive Strength Training on Strength Quality of Juvenile Basketball Players WU Jiawei CHEN Yueliang WANG Y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3) [Abstract]By using literature and experimental method,impacts are studied on the core strength training and the explosive force training of juvenile basketball players.By tracking and observing on—the—spot test and experiment of 1 1 1 young basketball players of Spots School of Hubei Province for three month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ining method combining the core foree with the explosive force is of certain guiding signiifcance for young basketball playersg power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juvenile basketball players;core strength;explosive s ̄ength;power quality 篮球运动中,身体对抗是基础,技术比拼 象,针对少年组与青年组这两组不同年龄结构 是手段,而力量对抗则是完成技战术、发挥训 的群体,采用核心力量、爆发力相结合的训练 练水平的基础和保证¨ 。我国青少年篮球运 方法,从而为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篮球运动 动员力量素质普遍较差,在比赛过程中容易受 员的力量素质带来不同的效果,使得青少年篮 伤。另外,青少年运动员上肢和腰腹肌力量方 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循序渐进的发展,为未来 面的训练效果不是很明显,下肢力量训练也无 力量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旨 明显效果,特别是下肢的小肌肉群力量薄弱, 在通过细致的分析,找出符合青少年力量发展 在比赛中极易受伤 2j。本研究选取湖北省体 规律以及篮球运动项目特点的青少年篮球力 育运动学校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作为实验对 量训练的方法,为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 [收稿日期]2013—10—08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篮球青少年体能总训练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2B065;湖北理工学院优秀青年 科技创新团队资助计划项目“黄石市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3xtr06;湖北理工学院科学研究项目“黄石 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3xjr21Q。 [作者简介】吴佳伟(1982一),男,讲师,硕士。 74 湖北理1=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训练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篮球运动员进行实验前后指标测试,分析核心 力量与爆发力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对湖北 省体校少年组和青年组的篮球运动员力量素 质的差异性以及效果。 1)实验时间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为研 究对象;研究内容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训 练方法;实验对象为湖北省体育运动学校少年 组和青年组的篮球运动员共1 1 1人(实验组 56人,对照组55人)。 2012年9--11月完成实验前的核心力量 与爆发力训练对湖北省体校青少年篮球运动 员的力量素质指标影响的测试工作,并对实验 (二)研究方法 后测试得来的各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分析。 1.文献资料法 2)实验方案 根据研究的需要,笔者系统查阅了中国知网 根据该校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等数据库1998年以来有关我国开展青少年篮球 诊断的现状,制定适合的训练计划:把核心力 运动中关于力量素质训练方法的文献资料,参考 量训练设为初始阶段,为期8周;而爆发力训 了与力量素质训练方法有关的著作l0余部,期 练设为末尾阶段,为期4周。在实验阶段,安 刊文献40多篇,硕、博士论文6篇。 排了为期l2周、每周2—4次的专项力量训 2.实验法 练,训练地点和时间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如表 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共1 1 1名青少年 1所示。 表1实验内容 3)测试指标 篮球教练10人,学生1 1 1人,共计发放问卷 采用立定跳远、3O秒卧推、6O秒仰卧起 121份。其中教练问卷回收9份,回收率为 坐、原地摸高、助跑摸高以及投掷实心球6项 90%;学生问卷回收103份,回收率为92.5%。 测试指标。 两种问卷加权回收率为91.25%,本研究对所 4)实验器材与测试工具 发放的两种问卷进行了8O人的效度评价检 实验器材有平衡球、TRX悬挂训练绳、瑞 验,效度检验评价结果为:问卷有效性较高,如 士球、篮球、杠铃;测试工具有卷尺、秒表、杠 表2所示 铃、实心球。 3.问卷调查法 表2 问卷效度评价检验结果(N:80) 问卷的发放时间为2012年9月初与1 1 效度 高 较高 一般 较低 低 月末,发放问卷半个月后进行信度评价,并再 频数 6O 15 5 0 0 次发放问卷。问卷发放的对象为湖北省体校 百分比(%)75.00 l9.00 6.00 0.00 0.00 第4期 吴佳伟陈月亮王沂:核心力量与爆发力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影响 75 4.数理统计法 表4实验组专项力量素质测试成绩表(N=56) 对有效的实验数据运用体育科学统计方法和 计算机数据处理工具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现状 1.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相对力量/绝对力量 在青少年力量素质的诊断指标中,绝对力量 以及相对力量/绝对力量的指数是非常重要和直 接的 J。在湖北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相对力 量、绝对力量测试成绩(如表3所示)中,少年组 与青年组在平均相对力量和平均绝对力量比较中 差距较大,少年组差不多是青年组的一半,但是在 相对力量/绝对力量指数比较中差距很小,根据数 理统计原理分析,说明湖北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 的力量与体重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比较好的 身体条件。 表3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相对力量、绝对力量测试成绩表(N=1l1) 2.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诊断与评价 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诊断,一 般来说,就是对运动员的各项力量素质的测试指 标进行诊断 J。本研究以2012年9月初运动员 的身体素质的测试内容作为测试指标,具体的测 试内容有立定跳远、30秒卧推、6O秒仰卧起坐、原 地摸高、助跑摸高以及投掷实心球,力量素质测试 指标的初步诊断有利于运动员力量训练计划的制 定和实施,如表4、5所示。 由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力量素质测试成绩表 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初测成绩 不具有差异性,且各项成绩中对照组略高于实验 组。在此次力量素质诊断过程中,发现运动员间 力量素质参差不齐,所以教练员在训练中应根据 运动员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地制定训练计 划。另,由于少年组与青年组在年龄上存在差距 以及身体发育程度不同,所以在各项测试内容上 的数据显示出差距也是理所当然的。 表5 对照组专项力量素质测试成绩表(N=55) (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实 验结果 1.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前后效果 对比 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可以通过立定跳远、 3O秒卧推、60秒仰卧起坐、原地摸高、助跑摸高以 及投掷铅球的成绩表现出来 J。这些项目的测试 成绩分别反映了篮球运动员的上肢、下肢和腰腹 力量素质。文章以配对T检验对湖北省体育运动 学校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实验组在2012年9—1 1 月这一阶段内的初、终测试成绩进行数据模型分 析,进而得出专项篮球力量训练方法的训练效果。 运动员在现代篮球训练或者比赛中都需要 强壮的身体和上肢力量来适应高强度的对抗。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测试内容中卧推力量最 能反映运动员的上肢力量 ,本次测试少年组 选用的是25 ,青年组是35 kg。由表6和表 7统计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201 2年9月初 少年组篮球运动员的平均卧推成绩为21.6kg, 经过3个月的专项篮球力量素质训练后,其平 均成绩为24.80kg,平均成绩提高了3.20kg; 2012年9月初青年组篮球运动员的平均卧推 成绩为27.10kg,经过3个月的专项篮球力量 素质训练后,其平均成绩为32.40kg,平均成绩 提高了5.3Okg。初、终成绩的差异程度P< 0.01,这说明青少年运动员在专项力量素质 训练方法的作用下上肢力量训练的效果是非 76 湖北理T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常明显的。 为61.70次,平均成绩提高了l3.4O次。通过配 对T检验,P<0.O1,说明通过专项篮球力量素质 训练方法,对于增强运动员的腰腹力量具有显著 篮球运动员的下肢力量是篮球比赛中争夺 空间的必备条件,也是争抢篮板球并进行投篮 得分的必备力量素质,更是运动员掌握其他各 的效果。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结果,证明在2012年9— 项高难度技、战术动作的基础之一 。本文对 湖北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下肢力量测试采用 11月这3个月的专项力量素质训练中,湖北省青 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上肢力量、下肢力量以及腰腹 立定跳远、原地摸高以及助跑摸高3项测试内 容进行。由表6可以看出:2012年9月初,少年 力量都得到了显著的加强,但本文制定并实施的 组篮球运动员的立定跳远平均成绩为2.03m, 经过3个月的专项篮球力量素质训练后,其平 均成绩为2.34m,平均成绩提高了0.31m;2012 年9月初,青年组篮球运动员的立定跳远平均 成绩为2.61m,经过3个月的专项篮球力量素质 训练后,其平均成绩为2.83m,平均成绩提高了 0.22m。通过配对T检验,P>0.05,说明在这 3个月内,运动员下肢力量的训练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但是效果不具备显著性差异。 表6湖北省少年组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提高成绩表(N=27) 腰腹力量在篮球运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连接着上下四肢,是上下肢的力量传输纽带。篮 球运动中,腰腹力量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对抗能力, 也是运动员的爆发力、速度及弹跳能力得到发挥 的保障。衡量腰腹力量的常用方法就是仰卧起 坐 ,本研究以6O秒filial,起坐作为湖北省青少年 篮球运动员腰腹力量的测试内容,如表6、7所示: 2012年9月初,少年组篮球运动员的60秒仰卧起 坐平均成绩为36.70次,经过3个月的专项篮球 力量素质训练后,其平均成绩为40.60次,平均成 绩提高了3.90次;2012年9月初,青年组篮球运 动员的60秒仰卧起坐平均成绩为48.30次,经过 3个月的专项篮球力量素质训练后,其平均成绩 力量素质训练方法在青年组里效果更加明显,提 高成绩的幅度明显大于少年组,说明此训练方法 更适用于青年组的力量素质发展。 表7青年组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提高成绩表(N=29) 2.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 前后两次力量素质测试指标的对比 表8、9统计显示,少年组与青年组中实验组与 对照组在初测成绩无差异,并且在对照组成绩略高 于实验组成绩的前提下,实验前后两次力量素质测 试指标比较分析,实验组测试的提高成绩指标明显 高于对照组。虽对照组中少年组与青年组各项测 试指标都略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很低,表明对照 组初测、后测期的力量素质差异不显著。而实验组 中少年组与青年组各项测试指标都有大幅度的提 高,表明实验组初测期和后测期的力量素质之间存 在显著差异,但青年组与少年组提高的幅度有差 异,如少年组30秒卧推成绩提高了3.2kg,60秒仰 卧起坐成绩提高了3.9次,原地摸高成绩提高了 0.13m,助跑摸高成绩提高了0.20m,投掷铅球成绩 提高了0.88m;青年组30秒卧推成绩提高了5.3kg, 60秒仰卧起坐成绩提高了l3.4次,原地摸高成绩 提高了0.15m,助跑摸高成绩提高了0.17m,投掷铅 第4期 吴佳伟 陈月亮 王 沂:核心力量与爆发力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影响 77 球成绩提高了0.73m。通过测试指标比较,青年组 由此可见,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提高成绩的 的平均提高值要好于少年组,这说明实验干预具有 不同效应。从测试结果来看,本研究制定并实施的 力量素质训练方法在青年组里效果更加明显。 由表8、9可知,2012年9一l1月少年组与青 年组两组的力量素质发生了显著变化,各项测试 比较分析,与传统的力量素质训练方法相比较,本 研究制定并实施的力量素质训练方法是科学有效 的,通过教练员的反馈,运动员对这种新的训练方 法是认可的。 三、结论 指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只是提高的幅度不一样。 如,少年组中立定跳远成绩提高了0.2lm,P值为 0.801,大于0.05,说明运动员的初测期和后测期 的力量素质差异不显著;30秒卧推、6O秒仰卧起 坐、原地摸高、助跑摸高、投掷铅球5项成绩P值 均小于0.05,说明运动员的初测期和后测期的力 量素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青年组中立定跳远成 绩提高了0.22m,P值为0.702,大于0.05,说明运 动员的初测期和后测期的力量素质差异不显著; 另5项中P值也都小于0.05,说明运动员的初测 期和后测期的力量素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青少 年篮球运动员通过实验后,上肢力量、下肢力量、 腰腹力量都有所增强,但上肢、腰腹力量的训练效 果较下肢力量的训练效果要更好一些。 表8青少年篮球运动员2012 fi9月与11月少年组力量素质测试指标对比表 表9青少年篮球运动员2012年9月-9 11月青年组力量素质测试指标对比表 1)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上肢绝对力量偏弱导 致上下肢力量不均衡;拉力低于推力导致上肢肌 群力量不均衡;核心肌群力量训练不够直接导致 爆发力不足;发展性拉伸少于放松性拉伸导致柔 韧训练力度不足。 2)本研究制定并实施的力量素质训练方法在 rL 青年组里效果更加明显,提高成绩的幅度明显大 l 1 于少年组,说明此训练方法更适用于青年组的力 量素质发展。 3)将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的爆发力训练相结 合,能够有效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上肢、下肢、腰腹 力量。上肢、腰腹力量的训练效果较下肢力量的 训练效果要更好一些。 4)本研究采用的核心力量与爆发力训练相结 合的训练方法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提 高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游俊锋.试论身体力量对篮球进攻能力的影响 [J].体育科技,2012(2):152,125. 王乐.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研究[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王全友,于姗姗.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如何开展力 量训练[J].教学园地,2010(10):92. 刘斌.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与评价[J].西南师范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11(4):174—177. 曹体望.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 研究——以CUBA运动员为例[D]:[硕士论 文].重庆:西南大学,2008. 辛菲.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综 述[J].科技信息,2011(36):584. 路泽全.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 研究[D]:[硕士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OO8. 孙文新.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尹春霞) rj2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