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 ̄.issn.1006—2025.2010.07.023 基于GARCH变点模型的上证收益率伪波动持续性研究 李绍喇杨少华 【摘要】股指收益率序列具有时变性,其波动特征可由GAILCH模型来反映,若忽视了序列的结构性变点进行建 模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不仅在精度上有问题。而且也会导致伪波动持续性。通过利用ICSS算法,结合具体历史背景,检 测并确定了2005年-2009年的上证股指收益率的3个变点。通过分段建模。所得的结果不仅消除了伪波动性,而且也 反映了波动的其他特征 【关键词】股指收益率GARCH结构变点 伪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25(2010)07-0091-04 【作者简介】李绍刚,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预测与决策通(广东广州 510632);杨少华,暨南大学珠海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预测与决策(广东珠海519070)。 一、引畜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金融时间序列分布的方差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 化。即具有时变特征。Mandelbrot(1963)指出金融资产收 益率序列具有波动聚集和持续性的性质.即在序列方 差变化的过程中.幅度较大的变化相对地集中在某些 =、股指序列波动的GARCH模型检验 股票指数收益率作为描述股票市场整体特征的基 本变量.其时间序列隐含了不同时期股票市场的各种 信息.特别是作为对股票市场风险程度度量估计的股 票价格波动性。研究股指收益率时间序列的变点.对于 控制投资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30年来, 有关金融时间序列结构性变点的实证研究.在国际金 融学界方兴未艾。对于ARCH模型和GARCH模型的 时段里。而幅度较小的变化也会集中在另一些时段。其 中波动幅度大小发生突变的时刻便称为序列的方差结 构性变点。随着变点问题应用的愈加广泛和金融统计 分析的迫切需要.关于随机控制变点问题的研究与金 融突变的预警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股市,由于法制建设、市场机 制不完善以及投资者心理不成熟等原因.导致其易受 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较大波动.发生突变的 参数变点研究更是成为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 1.GARCH模型介绍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在对时间 序列波动性的解释和建模上具有较强优势.因而有着 极其广泛的理论和实用价值。GARCH模型中的异方差 即方差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具有时变性.条件性表示了 对过去临近观测信息的依赖.自回归则描述了预测值 与过去观测值联系的反馈机制 正因为GRACH考虑 几率更大。系统地研究我国股市波动的结构性变点问 题,进一步探讨结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诸多问题.对加 深认识我国股市波动规律,引导合理投资.促进股市健 康稳定发展。有效发挥股市对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具 到了金融时间序列的两个重要特征:过度峰度和波动 残差序列进行ARCH—LM检验,在Xz检验的阶数q:3 时,得到以下结果: 集群性.本文建立随时间变化的条件方差模型来对股 票收益率的方差进行预测 现有研究结论表明:股票价格指数的运动服从非 由表1可知.R 值的相伴概率为0.00002<0.01.故 残差序列存在ARCH(3)效应,且q<3时接受原假设, q≥3时拒绝原假设,说明收益率序列存在高阶ARCH 平稳的随机游走过程.而收益序列通常呈现出平稳的 特性:收益序列本身几乎没有相关性.但收益的平方序 列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以Pt表示股票的日收盘价 格,股票的日收益率可定义为yt=lnp 一lnp一,则股票收 益序列的GARCH(p,q)模型的定义为: y=lx+e ,a,-N(0,盯 效应。因此,模型不宜选择ARCH(q),应该考虑采用 GARCH(p,q)模型。最终得到fyI】波动的GARCH(1,1)估 计结果为: y=0.00159+8 St=O"t ̄e ,8t—i.i.d.N(0,1) q .t=(3.763) 盯I2:3.7x 10-%0.07068,2l+0.9244o' ̄_1 -P — Vart—l(8J= I乙∞+苫0【is +蚤 j盯 ,co>0,di>I0,13j>I0.(1) f1)式描述了模型的条件方差部分。它是滞后随机 扰动项平方与滞后条件方差的线性函数.表明了过去 时刻的波动对未来价格波动有着正向缓解的影响.从 而模拟了波动的集群性 波动的持续性是指当前波动的变化将对未来波动 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产生波动持续性的原因可能有两 t=(3.134) (7.137) (100.172) 收益率方程的系数及方差方程中各项的系数都是 统计显著的,并且对数似然值有增加。再对这个方程进 行ARCH—LM检验.得知其残差序列不存在ARCH效 应,从而证实选择GARCH(1,1)模型来拟合收益率序列 的易变性是合适的 三、GARCH变点的ICSS算法原理 实证研究中.有些能够很好地拟合为GARCH模 种:一是由不同持续水平的基本信息到达过程之间的 聚合所造成:另一种则是由波动过程中存在结构性变 q P 型的序列.其本身属性决定了它不具有显著的波动持 续性(如IGARCH),而模型中的参数结果显示出具有波 化所造成。GARCH模型中的系数关系蚤 i+ ̄13j<1是冲 击过程s,存在有限方差的充要条件.其值大小反映了 序列波动的持续性。即序列在过去时刻波动的特征在 当前时刻被“继承”下来的程度 2.上证股指收益率序列波动的GARCH模型检验 笔者以2005年1月4日至2009年7月31日的 动持续性,这种现像就称为波动的伪持续性。波动伪持 续性主要是由GARCH模型中方差方程的参数变化而 导致的模型设定偏误而引起的。 在对上证股指收益率序列的GARCH(1.11模型分 析中得到反映波动持续性大小的系数和为0【+13= 0.995.虽然满足小于l的条件.但其近乎于1的值代 上证指数.共1l12个观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股 指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进行GARCH模型检验的基础 上.来研究GARCH模型的结构变点问题。 表了持久的方差冲击效应.显然与2004年至2009年 期间股指收益所经历“牛市”、“熊市”涨跌的剧烈波动 带来的结构变化不相吻合。要使所建立的收益率波动 模型能更好地符合实际情况.就应该考虑到序列的 GARCH模型存在结构变点 1.GARCH变点模型 通过观察收益率序列Y.可知:上证指数的日收益 率Yt在O上下频繁波动.并且在一次大的波动后往往 伴随着大的波动.一次小的波动后往往伴随着小的波 动.即波动率类聚的特征。说明了该对数收益率序列存 在冲击持久效应和时变方差的特性。 变点是指模型中某个量起突然变化的点.这种变 化往往反映了事物某种质的变化。对于时间序列的变 量,若存在一个时间点,该点以前的序列服从一种概率 分布.而该点以后的序列则服从另一种概率分布。则称 对序列fyl1进行单位根检验,由结果可知是平稳序 列 对其作自相关检验的结果为:在大部分时滞上,收 益率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值均小于0.1. 表明收益率序列不具自相关性.收益率的函数形式可 设为:yt=lx+8 ,其中E(80=O。对由OIS估计得到的方程 表1 yI残差ARCH—LM检验结果 时间序列存在一个变点 当序列中存在两个以上的变 点时.这种模型就称为多变点模型。 根据变点的概念,可将GARCH(1。1)模型的三变点 问题转化为如下的检验: Ho:0=(co,仅,13),t=l,2,L,T. H1:e=(‘1),仅,13),t=l,2,L,k1. 李绍刚.杨少华:基于GAR.CH变点模型的上证收益率伪渡动持续性研究 0t=(∞ ,Ott,pp ),t=kl+1,kl+2,L,k2. 四、我国上证股指渡动GAItCH模型结构变点分析 中国股票交易市场建立至今.股市的大起大落似 乎成为一种常态 以本文所选取2005年1月4日至 2009年7月31日期间的上证综指日度收盘数据为例, 2005年上半年的股指延续了前几年跌势加速下滑.一 度跌至998.23点.创下多年来的新低。此后随着我国 0”= ”, ”,B”),t=k2+l,k2+2,L,k 0…= ” ,0【…,p…),t=k3+l,k3+2,L,T. 其中kl,k k 为变点所在的位置。 通过对a---0.1 0.8,B=0.1~0.8的GARCH(1,1)模型 进行T:1000次的M0nte—Karlo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若 不考虑序列存在结构变点的情况.则GARCH模型的 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上证综指也止跌 企稳.之后一路上扬,并在2007年10月16日涨到 6124高点.涨幅为513.49%。而后上证综指在此点位又 参数估计值与真实参数值相比.存在显著的正向估计 偏误.特别是当参数赋值较小时。同时也可以看到,即 使真实的 +p值远远小于1,而估计出的 +B也相当 地接近于l 同时也说明了由于忽略结构变动而导致 模型设定误差的严重性。 现代金融理论研究中将股指收益序列的均值基本 上视为常数.并且认为股指收益序列发生结构性变动 的原因基本上全部来自于方差变动.即波动的原因主 要来自于方差。本文也认为其发生的结构性变动都是 由方差变点所致 2.ICSS算法介绍 变点分析的任务就是要检测出股指收益率序列 {yI】,t:1,2,…,1112的方差变点位置,考虑由变点所产生 的结构变化。将序列进行分段建模.得到能更好反映相 应序列区间波动持续性特征的GARCH模型 本文采 用Inclan和Tia0 f1994)提出的迭代累积平方和算法 (icss) ̄序列{y。),t=l,2,…,T进行方差变点位置判断,其 过程如下: 首先对{ytl,t=l,2,…,T进行估计,得到残差序列: ;t=yl一 。令:ck=耋 ,k=l 9"o o'T.再对累积平方和统计量 Uk进行中心化处理,得Dk= 一 ,k=l,…,T且Do=D ̄ uT x.JT J 0。ISCC算法就是用统计量Dx来对序列yf的变点进行 检测 ’显然D 是围绕零上下波动的。如果 }的每一时 刻值都相同,即 为一常数的话,则D 保持为0。在这 种情况下。可以断言序列Yt不存在结构性变点。否则, 若占 发生了变化,则需进一步从统计“显著性”上判断 序列是否一定存在变点。 可以证明,当三 为常数时,DK的分布渐进地遵从 一个布朗桥。则基于D 分布的临界值就提供了检验三 是否存在一个统计上显著变点的方法 如果 max{"k/T/21D I}大于预先给出的临界值1.358.则表明序 列存在一个显著的变点.从而将此时k在序列中的位 置k 作为一个变点。由变点对序列进行分段。在各子 序列上继续进行检验,最终得到序列所有的方差变点。 反转一路下跌至2008年l2月31日的1820.81点.累 计下跌近70%.跌幅位居全球第一位.市场波动幅度 之大.在全球股市中也是少见的。 我国股票市场的这种突变行为.加大了对其建模 分析的难度。如能探测出发生突变的时间点,则会改进 建模的精度.从而能更深入地研究基于波动性特征其 他一系列性质,如波动持续性、市场有效性、脆弱性等。 基于此,笔者以上证指数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其突变点 存在性及其位置进行推断.在其波动具有阶段性特征 的结论基础上。对收益率序列建立GARCH模型,对波 动持续性、波动的程度和波动的非对称效应等进行 讨论。 1.上证股指收益率序列GARCH模型的变点检测 对不考虑结构变点f1)式的误差序列。用ICSS算 法遍历检测出第一个变点k’=478,ma】(k。{、/556ID ・l}- 5.75>1.358 然后对由第一个变点划分得到的两个子区 间fl,478] ̄[479,l1 l21继续进行ICSS变点检测,直到由 变点确定的每一个子区间内的max {、/ I ID l}值都小 于各自序列长度 所对应的置信水平为止。运用R软 件,经过3次迭代,得到的变点检测结果如表2: 表2 ICSS变点检验结果 对于检测出的7个变点.仍需要进一步判断他们 在序列上是否一定是统计“显著”的。因此,要在由变点 划分得的8个收益率序列子区间上分别建立波动的 GARCH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检验来确定变点的统计显 著性。 股指收益率分段序列波动的GARCH(1,1)建模结 果表明:方差式叮lL‘I)+ +13 2,中参数估 表4 考虑结构变点的收益率波动模型 计值,在子序列区间【739,944]、[945,1012】、 些! 堕! 堇垩鱼 坚 型 堡垒 『1013,1ll21上统计性不够显著,且不满足 .【l,94】… 05.1.1一yF一0.001398+8t .o(-2.47xl +0.002 8 l~ +0.8930"ztq >0,05.一5I一31 . (一1.34) (1.42) (O.93) (5.13) n895 5.。。73 IBI>0的约束条件;在区间[95,151]上虽 然显著,却不满足约束条件仪≥0,Bt>0:在 【95,469】. 05.6.1一 yt=0.001848+8f仃 =5.‘ 33x10%0.0538 25.1+O.‘ 902o.2t.1 0.965.5.87 06.12.U (2.859) (2.3) (3.05)(43.91) 区间[152。3061 t'_ ̄满足约束条件却不显著. 故将k=151,305,944,1012从检测出的变点 [47006.12.12一yt=O.003394+8t仃 -7.27 ̄10。+0.0448 +O.805o"21.,738】 ‘ ‘ ‘ 】‘0. 849.4.80 嘣.J・J (z-J,3) (1.66) (I.53) (5.1 中剔除。经过检验最终得到.既满足参数约 ∞.1_19.yt=O.001317+et o =j6.33xlO、0.046s +0.9210"zt.1 .【 739,l1.. 12】… 。。 Q977-4.55 束条件又使统计性质显著的变点为:k=94、 478、738,其对应的具体时间是:2005年5月31日、 差 式中的仅+13值分别为:0.895、0.955、0.849、 2006年12月11日和2008年1月18日。 0.967,比不考虑结构变点时的值0.995小。并且股市上 2.事件回顾和变点确认 涨时的值0.849小于股市下跌时的值。结果表明。考虑 回顾2006年我国股市变动的历史事件可知.这3 序列结构变点时的建模不仅能提高建模的精度.消除 个变点日期附近的重大事件分别为:2005年6月6日。 掉a+13值过大时的伪波动持续性:而且能说明在涨和 沪指大盘跌破千点.创下了998.23点的多年来的新 跌不同情况下的波动持续性效果也不同.股市下跌过 低;2005年12月14日,人民币汇率突破7.82关口,推 程中的波动持续性要比上涨过程中的波动持续性更 动股市反复走强.沪指瞬间冲上2245.55点.此后大盘 大.即样本时间范围内上证综指确实存在非对称性的 天天创新高.年终2600点被轻松突破。并带动了2007 “杠杆效应”.负面消息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比正面消 年沪市股指连创新高,总市值也快速增长.期间虽有两 息更持久。 次调整,但沪市大盘最终收于5261.56点。进入20o8 五、结论 年.仅1月份沪指就跌了近1000点,此后随着美国的 笔者以GARCH模型为基础.对我国2005年1月 次贷危机逐步演变成全球的金融海啸.和中国经济形 至2009年7月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的波动持续性进行 势严峻增长放缓.股市大盘经历了惨痛的大跌 了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收益率序列存在结构性变点的 行情。 情况下.波动持续性参数要相当的大.即当前波动的变 可以看出.ISCC算法检测出的3个变点都具有很 化将对未来波动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我国股市尚未规 好的现实背景.能够据此划分的序列区间进行分段建 范运行的现状不符,存在伪波动持续性。利用ICss算 模。再根据在事件发生前总会有一定的趋势.进一步观 法检测并结合股市的历史事件确定出序列中的变点. 察上证日收盘数据。可以将第二个变点修正为k=469, 验证波动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通过对由变点划分 即2005年12月l1日。解释意义更加合理。从而最终 的子序列分段建模后.发现波动持续性的参数有所减 确定的变点为: 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伪波动持续性。同时也能反映出 表3 最终确定的变点 非对称性的一些特征 【参考文献】 [1]Inclan,C.and Tiao,G.C.Use of cumulaitve sums of squares for retrospective detection of changes of varinaC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94(89): 3.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913—923. 对由3个变点划分得的子序列区间分别建立股指 【2】李小勇,薛沛丰.上证3O指数的变点分析[J】.预测,2000 (4):79-80. 收益率波动的GARCH模型.结果如下: 『31陈浪南,黄杰鲲.我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线的实证研 分析结果可知.第一个区间由于长度过短.没有充 究【J】.金融研究,2002(5):67—73. 分体现出此前几年股指延续下滑的跌势.因而估计出 『4]宿成建。陈洁.应用变点模型来研究沪深股股市波动性 突变行为叨.重庆大学学报,2003(10):152—155. 的参数统计上不够显著。除此之外。另外3个区间内估 [sVE ̄国,王霞.关于我国上证指数突变点的研究【J】.统 计得的模型性质都比较好。yt的估计结果很好地反映 计与决策.2008(21):129—132. 了在股市涨跌波动的不同阶段收益率大小的不同。方 『6]张世英,樊智.协整理论与波动模型一金融时间序列分 析及应用『M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