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161569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7.26
(21)申请号 201821567080.9(22)申请日 2018.09.26
(73)专利权人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地址 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
海二路218号(72)发明人 曹斌 霍彦强 刘戈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2
代理人 徐雪波 景丰强(51)Int.Cl.
C02F 1/469(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容去离子装置(57)摘要
一种电容去离子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和滤芯,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滤芯卷绕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且一个端面与所述进水口相对而另一端面与所述出水口相对,滤芯包括正吸附电极、负吸附电极和导流层,所述正吸附电极、所述负吸附电极和所述导流层同轴设置,导流层位于正吸附电极和负吸附电极之间,导流层至少部分的径向宽度从内到外逐渐增大。通过设置至少部分的径向宽度从内到外逐渐增大的导流层,使得水流速度均匀,这样达到均匀软化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单一控制导流层径向宽度的方式来调节水流速度,便于生产。
CN 209161569 UCN 20916156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电容去离子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1)和滤芯(2),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11),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2),所述滤芯(2)卷绕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且一个端面与所述进水口(11)相对而另一端面与所述出水口(12)相对,滤芯(2)包括正吸附电极(21)、负吸附电极(22)和导流层(23),所述正吸附电极(21)、所述负吸附电极(22)和所述导流层(23)同轴设置,导流层(23)位于正吸附电极(21)和负吸附电极(22)之间,其特征在于:导流层(23)至少部分的径向宽度从内到外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23)整体的径向宽度从内到外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23)为导流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2)还包括隔离件(24),该隔离件(24)用于隔离滤芯(2)卷绕后相邻的所述正吸附电极(21)和所述负吸附电极(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1)设有过滤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1)设置在所述壳体(1)顶部的中间。
2
CN 209161569 U
说 明 书一种电容去离子装置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去离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容去离子是指利用带电电极表面吸附水中离子及带电粒子的现象,使水中溶解盐类及其它带电物质在电极的表面富集浓缩而实现水脱盐的一种水处理技术。[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1520775723.9(公告号为CN205151856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去离子装置》,包括壳体、中心引流管和电容去离子滤芯;壳体下端密封,上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壳体中部设有中心引流管,中心引流管的上端与进水口相连,中心引流管的下部设有容置空间,水进入电容去离子装置后直接通过中心引流管进入壳体下部的容置空间内,电容去离子滤芯置于壳体外层和中心引流管之间的中间部分空间内。该装置能够去除水中重金属和超标的矿物质离子。但该装置容易造成水流在进水侧局部水流过快,进水水速不均匀,导致水流软化不均匀,出水软化率得不到保证。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均匀软化水流的电容去离子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容去离子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和滤芯,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滤芯卷绕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且一个端面与所述进水口相对而另一端面与所述出水口相对,滤芯包括正吸附电极、负吸附电极和导流层,所述正吸附电极、所述负吸附电极和所述导流层同轴设置,导流层位于正吸附电极和负吸附电极之间,导流层至少部分的径向宽度从内到外逐渐增大。
[0006]为了均匀软化水流效果更好,所述导流层整体的径向宽度从内到外逐渐增大。[0007]作为改进,所述导流层为导流布。
[0008]为了隔离和支撑正吸附电极和负吸附电极,所述滤芯还包括隔离件,该隔离件用于隔离滤芯卷绕后相邻的所述正吸附电极和所述负吸附电极。[0009]为了去除水中杂质,所述进水口设有过滤网。[0010]为了使得水流速度更加均匀,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中间。[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至少部分的径向宽度从内到外逐渐增大的导流层,使得导流层径向的阻力不同,进水时,进水口对应的滤芯顶部端面上,靠近进水口的水流流速和远离进水口的水流流速差较大,靠近进水口的水流经过阻力较大的导流层,远离进水口的水流经过阻力较小的导流层,这样靠近进水口的水流和远离进水口的水流经过各自对应的不同阻力的导流层后,从出水口对应的滤芯底部端面排出时,原来靠近进水口的水流流速和原来远离进水口的水流流速差减小,即水流速度均匀,这样达到均匀软化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单一控制导流层径向宽度的方式来调
3
CN 209161569 U
说 明 书
2/2页
节水流速度,便于生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0013]图2为图1的剖面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6]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容去离子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1和滤芯2,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11,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2,滤芯2卷绕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且一个端面与进水口11相对而另一端面与出水口12相对,滤芯2包括正吸附电极21、负吸附电极22和导流层23,正吸附电极21、负吸附电极22和导流层23同轴设置,导流层23位于正吸附电极21和负吸附电极22之间,导流层23至少部分的径向宽度从内到外逐渐增大。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进水口11设置在壳体1顶部的中间,导流层23整体的径向宽度从内到外逐渐增大。导流层23可以为导流布。正吸附电极21或/和负吸附电极22可以采用石墨制成。另外,进水口11设有过滤网。(图中未画出)。[0017]参见图2、图3,滤芯2还包括隔离件24,该隔离件24用于隔离滤芯2卷绕后相邻的正吸附电极21和负吸附电极22。
[0018]本实施例中的电容去离子装置,使用原理如下。[0019]将滤芯2卷绕安装在壳体1的容纳腔中后,水流从进水口11进入壳体1内,进水口11设置在壳体1顶部中间,进水时,进水口对应的滤芯2顶部端面上,中间和四周的水流流速差较大,其中中间的水流速度大,周围的水流速度小。采用径向宽度从内到外逐渐增大的导流层23,水流阻力从导流层23中间到四周逐渐减小,中间的水流经过阻力相对较大的中间导流层23后,中间水流速度减小较多;四周的水流经过阻力相对较小的四周导流层23后,四周水流速度减小较少。这样,水流从出水口对应的滤芯2底部端面排出时,中间和四周的水流流速差减小,整体水流速度比较均匀,从而达到了均匀软化的效果。
4
CN 2091615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5
CN 2091615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6
CN 2091615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