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来源:暴趣科技网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周永刚

教学内容:P33-34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

之前,我帮班长王万婧拍了一张照片,自我感觉不错,你们想看看吗,看得清楚吗?我把照片拉了拉,这样行了吧?那我就再拉拉。给这三张编上号,你选择一张最合适的,说说为什么选这张?

2、指出:数学上,像图这样图形变大了,但形状不变,我们就说把原来的图形放大了。 (板书:图形的放大

图形变大,形状不变 )

3、设疑:为什么图形变大了,形状却不变呢?在这个放大过程中,蕴藏着怎样的变化规律呢?谁能来说一说„„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变化规律。

二、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

(1)引导:要研究长方形的变化规律,你认为可以从研究什么的变化入手?(研究长、宽的变化)

1

课件出示两张照片的长和宽:

(2)提问:放大后照片的长与原来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①2倍

放大后的长是原来长的2倍,放大后的宽也是原来的2倍。 ②2:1

它们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表示呢?用比怎么叙述呢?(放大后的长与原来长的比是2:1)2:1怎么得到的?

(板书:放大后 原来 2 : 1 )

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这里的2:1表示什么?宽的比呢?谁再来说一说这两个2:1分别表示什么呢?

强调: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来的长就是一组对应边,而放大后的宽与原来的宽也是一组对应边。(鼠标指一指,课件展示,指名口述,重在理解)2:1可见放大后长方形的每条边长度是原来的几倍?

(粘贴:放大后长方形的每条边长度是原来的2倍)

(3)追问:还可以把照片按怎样的比放大?3:1表示谁和谁对 应边长度的比是3:1,也就是说放大后的长和宽是原来的几倍,长宽各是多少?

(4)小结:通过研究发现,要放大图形,应该要把图形的每条边 都按同样的比放大。

2、认识图形的缩小。 (1)谈话:

图形除了放大,还可以缩小。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照片按1:2操作,1:2说明缩小后的长和宽与原来的比是几比几?各多少厘米?

(2)提问:

这里的1:2又分别表示谁与谁的比?(板书:缩小后 原来 1 ﹕ 2 ) 缩小后的长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宽呢?(粘贴:缩小后的每条边

2

长度是原来的1。)长宽各是几厘米?怎么计算?

2(3)提问:刚才,我们研究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板书课题:与缩小)想一想,1﹕2、2﹕1,表示的是谁和谁的比?那么前项、后项代表的分别是什么?

(4)总结:前项是变化之后边的长度,后项都是原来边的长度。 3、练习:

(1)判断:老师这儿有几个比,按下面每个比画出新的图形,各是把原来的图形放大了还是缩小了?

3︰1 5︰1 1︰1000 1︰7 2︰3 1︰1

指名分开说放大的比和缩小的比。 提问:

判断时有什么窍门吗?比的前项代表变化之后边的长度,而后项表示原来图形的边长,如果前项大于后项,说明图形怎样?如果前项大,说明什么?那么1:1呢?

(2)练习六 第1题。

课件出示方格图中的图形,让学生观察 提问:

同学们能找出长方形①放大后的图形吗?为什么不是④呢?那它是按几比几的比放大的呢?你怎么知道的?

三、画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例2)

1、引入:学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让我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2、⑴出示例2,指名读题。

⑵提问:按3:1放大,表示什么意思呢?(放大后的每条边是原来的3倍)那你知道放大后的长、宽各应画几格了吗?怎样算?

⑶指名口述,课件出示。

3、⑴指名取出方格纸1,画缩小后的图形 ⑵评析:

为什么缩小后长画成了2格,宽是1格?

⑶小结:画图之前我们要先看清楚放大还是缩小,再根据比确定边应画多长,然后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画完后检验一下对应边是

3

不是都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四、观察比较,发现本质

1、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三个图形,相互之间都符合放大和缩小的要求。同桌之间讨论一下,你有什么发现?面积、周长有什么变化,什么不变呢?

2、小结:

图形不管是放大还是缩小,与原来对应边的比是相同的,所以大小变了,但是形状没有变化。

(将之前板书做修改: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五、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试一试

指名完成,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怎样想的?

引导:三角形三条边,可你刚才只放大了两条直角边,还有一条斜边有没有放大,是不是原来的2倍吗?怎么验证?

学生动手操作,课件展示。

小结:看来,把图形放大,它的每条边都要按一定的比放大,而直角三角形放大时,我们只需要先放大它的两条直角边,斜边自然也就放大了。

2、第34页练一练

指名完成,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时间紧张

①提问:如果将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应该怎么画? ②将课件定位到 标题 17 )

小结:缩小图形时,每条边都要按一定的比缩小,保证图形形状不变。

3、练习六第2题

指名打开第34页,完成

说说你是怎样画的?2:1表示谁和谁对应边长的比,说明谁的对应边长是谁的几倍(几分之几)?

六、课堂总结,课外拓展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通过学习,

4

你有什么收获?

(突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本质特点: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2、⑴谈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想想生活中见过哪些放大或缩小的现象?(学生尝试寻找、交流)

⑵简单介绍“你知道吗?”

在生活中的应用(投影):冲印照片、复印文件、绘制地图等,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

3、人生做人道理的教育:送给大家一句话„„ 4、拓展延伸:

我们除了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还学过哪些图形?拿出练习纸,请同学们画一个图形,自己定一个比,将它放大或缩小。

5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放大后 原来 2 : 1

放大后的每条边长度是原来的2倍

缩小后 原来 1 : 2

缩小后的每条边长度是原来的1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