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3. 平起仄收(首句平起不入韵式):例如:- 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4. 平起平收(首句平起入韵式):例如:- 听鼓(李商隐)-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在五言绝句中,通常第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的首句不入韵较为常见,而七言诗的首句...
五言绝句,即五绝,是唐诗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分为四种基本格式。首句以仄声起句,末句以仄声收尾,称为“仄起仄收”,如“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晚”与“适”皆为仄声,符合“仄起仄收”要求。第二种格式为“仄起平收”,即首...
10、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11、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12、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13、(四)平起首句入韵(-- --)对照诗:王涯《闺人赠远》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14、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15、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16、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17、[5] 【说明...
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
平平平仄仄 危楼高百尺,仄仄仄平平 手可摘星辰。(韵)仄仄平平仄 不敢高声语,平平仄仄平 恐惊天上人。(韵)二首句平起平收式 别格[首句入韵]平平仄仄平 江南渌水多,(韵)仄仄仄平平 顾影逗清波。(韵)仄仄平平仄 落日秦云里,平平仄仄平 山高奈若何!(韵)三首句仄起仄收式 ...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首句“城头”二字中,“城”为平声,“头”为平声,符合平起平收的规则。以上四种格式,虽形式各异,但都遵循着严格的平仄规则,押韵方式也各有特色,为五言绝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规则不仅是诗歌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1:五言绝句 苏颋《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这首诗的句式平仄格式为: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北风”平起,“云”平收,押的是平韵“文”部的“云”、“汾”、“闻”。另如:皇甫冉《婕妤怨》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借...
五言绝句在仄起平收格式中,首句前两个字通常为仄声。而仄收指的是首句句末一个或两个字为仄声,这样的格式较为常见。具体形式可以归纳为两种:第一种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需要符合怎样的平仄格式?五言绝句: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X仄仄平平.X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起仄收:X平平仄仄,X仄仄平平.X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
第三句“散落江湖里”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既指往事如灰烬般散落在江湖之中,也暗示了人生的广阔与复杂。 末句“云霞烟雨飞”则以唯美的画面收尾,将往事比作云霞和烟雨,在江湖中自由飘荡,让人在欣赏中感悟人生的美好。这首诗的格律严谨,按照五言绝句的要求平起平收,首句入韵,押韵、平仄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