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现状的调查

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现状的调查

来源:暴趣科技网




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现状的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3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赖丽妍

[摘要]目的:为了推动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开展,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本文用手检与机检的方法查阅了2001年至20066年以来广东省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文献,在了解近6年广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抽取了有代表性的中山大学等6所重点本科、深圳大学等5所普通本科、广东白云学院等2所职业技术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1?近年来大学生对当代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变化不大;2.三类学校在此项工作开展的各方面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总结出此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开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调查

[Abstract]Goal: In order to impel the Guangdong Province university student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and the consultation development,and proposed has pointed, may implement suggestion. Method: Thisarticle has examined with machine examines has consulted from 2001 to2006 6 year related literature, and had the

therecent years university student was not big to the present the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degree of
representative13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he work to carry on theinvestigation and the analysis. Result: 1st,

perfect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and the consultation pattern..[KeyWords] Guangdong Province University Psychologically healthyeducation Investigation

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要有健全的机体、精神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⑴。简而言之,即为身心健康。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型”向“生物、心理和社会型”转变,这种转变说明了造成人类疾病的因素有生物、心理和社会三大因素。现代人类的多种疾病属于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癌症、消化道溃疡、各种过敏性疾病等等,具有相对应的心理特征。社会压力、社会文化、移民、家庭、婚姻等都可以引起心理障碍,如果不给予充分的重视会引起心理障碍发病率的上升。可见,心理健康是公共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的重要阶段,既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生活技能、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更需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而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

性,排除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旧。因此大学阶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有效预防恶性心理事件的发生,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

2001年至2003年,教育部连续下发三个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200416号文件再次重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公共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作为教育强省,对此项工作更应该充分重视。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推动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开展,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内容
为了推动广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开展,本文在了解近6年广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抽取了有代表性的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6所重点本科院校,深圳大学、湛江海洋大学、茂名学院、广东教育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5所普通本科院校以及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等2所职业技术院校,共13所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问卷法、数据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调查内容主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机构的工作模式、队伍建设、工作开展
运用SPSS11.10数据统计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形式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新时期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研究》文献资料,得出2002年至2006年的高校师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评价的调查数据,表1反映了2002年至2006年高校师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强”为“很强”与“较强”两个选项百分比之和,弱为“较弱”与“很弱”两个选项百分比之和。5年中,老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评价最高的是2004年,为23.10%,而学生中的评价最高是2006年的50.70%。而2006年有37.67%的老师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属于“弱”的。结果如表1所示。

1

2002年至2006年高校师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单位:%




年份

老师

学生

老师

学生


2002

15.99

34.98

34.26

19.22

2003

16.34

35.10

31.13

16.02

2004

23.10

37.30

20.73

2005

14.16

29.10

36.23

13.50
17.50

2006

16.15

50.70

37.67




(二)大学生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满意程度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新时期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研究》文献资料,得出2004年至2006年,大学生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的调查数据,2005年大学生对其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满意程度比2004年有显著的提高,但2006年比2005年的满意程度稍微下降,而不满意的程度有稍微上升的趋势。如表2所示。

220042006年广东省大学生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满意程度(单位:%

年份

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

说不清

2004

9.52

27.78

47.47

13.09

1.96

2005

15.

48.37

23.34

7.13

5.51

2006

15.4

46.7

22.8

7.3

7.6

(三)省内13所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1.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的组织关系
在所调查的13所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隶属关系的模式情况是,学校直属的占15.4%,隶属于校占15.4%,隶属于校团委的占7.7%,隶属于学生处的占53.8%,

情况是重点本科以隶属于学生处和学校的较多,没有隶属于基层工作机关的,普通本 通过统计重点本科、普通本科、职业院校三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隶属关系,
隶属于基层工作机关,即挂靠在学院或教研室的占7. 7%o其中隶属于学生处的最多。

3所示。

3三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隶属关系情况(单位:n , %

隶属关系

重点本科

普通本科

职业技术

合计

学校直属

1 (16.7)

0

1 (50)

2

(15.4)

2 (33.3)

0

0

2

(15.4)

校团委

1 (16.7)

0

0

1

(7.7)

学生处

2 (33.3)

4 (80)

1 (50)

7

(53.8)

基层工作机关

0

1 (20)

0

1

(7.7)



2.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队伍建设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专业人员是指精神医学、心理学的专业人士,他们主要负责处理学生的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等较为严重的问题。在调查的13所高校中,共有61.5%的高校有配备专业人员。在重点本科中,有配备专业人员的有83.4%,而所调查的

职业技术院校均没有配备专业人员。如表4所示。

4 三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专业人员情况(单位:n , %

重点本科

普通本科

职业院校




通过调查13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构成发现,部分学校有把辅导员列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中,具体情况如下,13所高校中,只有4(30.8%)高校有把辅导员列入本项工作中,其中重点本科有33.3%的学校把辅导员纳入工作体系中,普通本科有40%,而职业技术院校则均没有。如表5所示。

5三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辅导员参与情况(单位:n, %)


重点本科

普通本科

职业院校

合计

2 (33.3)

2 (40)

0

4 (30.8)

没有

4 (66.6)

3 (60)

2 (100)

9 (69.2)

根据人员是否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工作,可分为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在有专业人员的学校,专职人员一般由专业人员与部分心理老师组成,辅导员与学生为兼职人员。在没有专业人员的学校,则以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老师作为专职人员,或者不

设专职人员。13所高校中,有69. 2%的学校有配备专职人员,各类学校配备的专职平均人 数分别是重点本科3. 67人,普通本科0.60人,职业院校2. 50人。

6三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专职人员情况(单位:n , %)
www.taodocs.com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形式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13所高校都有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包括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讲座、心理健康宣传活动、网页等。

通过调查13所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情况,13所高校均有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其中有15.4%的学校定为必修课,另外84.6%的学校定为选修课。三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情况如表7所示。

7三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情况(单位:n, %)


重点本科

普通本科

职业院校

合计

必修

1 (16.6)

1 (20)

0

2 (15.4)

选修 5 (83.4) 4 (80) 2 (100) 11 (84.6)

通过调杳13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刊物的出版情况,13所高校中,有9(69. 2%)

有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其中,在重点本科中,有83. 4%学校有出版心理健康教育




刊物,普通本科中有60%学校有出版,而职业技术院校有50%有出版。如表8所示。



8三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刊物的出版情况(单位:n, %


重点本科

普通本科

职业院校

合计

5 (83.4)

3 (60)

1 (50)

9 (69.2)

没有

1 (16.6)

2 (40)

1 (50)

4 (30.8)

2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形式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形式主要有个别咨询、电话咨询、团体辅导、同辈咨询、网上咨询、来信咨询等。其中面谈与团体辅导是最常见的咨询形式。

通过调查13所高校的开展网上心理咨询的情况,有66.7%的重点本科院校,有建立心理网站,并有为学生提供网上心理咨询服务,33.3%学校有设立心理网站,但没有开展网上咨询;职业技术院校都有设立心理网站,但没有提供网上的心理咨询服务;在普通本科院校中,也只有40%的学校有提供网上咨询服务。如表9所示。

9三类高校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情况(单位:n, %

重点本科

普通本科

职业院校

合计

4 (66.6)

2 (40)

0

7 (53.8)

没有 2 (33.3) 3 (60) 2 (100) 6 (46.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发展程度评价,结果如表10所示。综合各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模式、队伍建设、开展工作的形式,得出对三类

www.taodocs.com

中级

2 (33.3)

2 (40)

1 (50)

5

(38.5)

初级

0

2 (40)

1 (50)

3

(23.0)


三、分析与讨论
-)师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评价分析
从表1可见,第一,近5年来,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弱”的老师所占的百分比显著高于认为“强”的老师,而学生则刚好相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以个人或其身边所以接触的大学生为评价对象,而老师主要以其所教育的大学生为评价对象,后者的评价范围比前者更广;另一方面是评价的标准,学生的评价标准一般以主观感受为主,而老师由于具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其评价标准受主观的影响较少。

第二,2004年,老师与学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比其他都要好,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教育部曾于2003年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支持使各高校纷纷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2005年与2006年的评价出现下降的趋势。特别在2006年,虽然认为“强”的老师与学生百分比都属于较高水平,但同时认为“弱”的老师的百分比是2002年以来最高,学生的百分比是2003年以来最高的,可见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

(二)大学生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满意程度分析
2反映了20042006年广东省大学生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满意程度。从表中数据可见,2005年大学生对其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满意程度比2004年有显著的提高,说明当年广东省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2006年比2005年的满意程度稍微下降,而不满意的程度有稍微上升的趋势,虽然差别并不明显,但仍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三)省内13所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现状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的组织关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与学校其他部门的隶属关系主要有四种模式:
1 党政机关模式。此种模式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挂靠、学工部、学生处和团委等政党机关的。这一模式的基本观点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是大学生思

无论在重点本科、普通本科,还是职业技术学校中,这种模式是当前的主流工作。
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的,并将其直接纳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从表3,可见

作。在13所高校中,仅有一所学生属于此种类型。 3 服务工作模式。此种模式即大学生服务中心联合体模式,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把就业指导、勤工助学、保险理赔、助学贷款、心理咨询等工作整合在一起,成立全校性的学生服务中心联合体。这种模式,在本次调查中的13所高校中没有出现,这一工作模式基本观念认为心理咨询在高校主要是一种服务性工作的认定,因此将其整合到学生服务工作系统。

4 直属机构模式。这种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作为学校的一个相对的工作机构,直接隶属于分管的学校领导。这一工作模式是基于对心理咨询上作特殊性的认定。

总之,从表3可看出,政党机关模式是当代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开展工作的主流模式,特别在重点本科院校。而其他两类学校,则出现了部分对其他模式进行探讨与试用的情况。这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的新的探索。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据调杳,13所高校中,38.5%的学校都采取了三级工作网络,基本模式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学院辅导员——学生心理社团。根据其所负责的任务可分为:



(1)专业人员。专业人员主要由精神医学、心理学的专业人士构成,主要负责处理学生的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等较为严重的问题。表4为调查的13所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队伍中专业人员的情况。重点本科中83.4%有专业人员,普通本科有60%,职业技术学校都没有配备。

(2)心理老师。主要由心理科老师担任,主要负责开展全校性的教育课程、解决学

生的一般性、适应性、阶段性的心理困扰。

(3)辅导员。其主要任务是在工作的前线,及时发现有问题的学生。从表5中可见,重点本科有33.3%的学校有把辅导员纳入工作体系中,普通本科有40%,而职业技术院校则均没有。

(4)学生团体。主要是指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心理社团,主要负责活动的组织,心理知识的宣传,部分学校的心理社团,还负责朋辈咨询工作
6中的数据显示,各类学校配备的专职平均人数分别是重点本科约4人,普通本科约1人,职业院校约3人,可见重点本科负责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专职人数显著多于其他两类学校。表示重点本科学校比其他两类学校更重视专职人员的重要性。另外,职

是,所调查的两间职业技术学校没有专业的人员,分别设立了2名和3名的心理老师作为
业技术院校专职人数平均比普通本科要高,通过结合表4和访谈的结果分析,其原因主要

有专职人员。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形式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主要有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讲座、大型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海报或刊物、心理电影、网页等。

通过调查13所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情况,其中有15.4%的学校定为必修课,另外84.6%的学校定为选修课。说明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而且学生对此类课程普遍都具有较高的兴趣,但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全体学生修这类课程,即仍有学生未能接受心理健康理论教育。

7为所调查的13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刊物的出版情况。大部分的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都有自己编制的刊物,如宣传小册子、报刊等。在重点本科中,有83.4%学校有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刊物,普通本科中有60%学校有出版,而2所职业技术院校有1所有出版。可见,重点本科、普通本科、职业技术三类学校有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刊

物的百分比是递减的,说明了前者比后者更重视刊物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调杳中,所有的高校均有采用心理专题讲座、举办各种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利用网络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等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形式,主要有个别咨询、电话咨询、团体辅导、同辈咨询、网上咨询、来信咨询等。

在多种形式中,面谈与团体辅导是最常见的咨询形式。分析其原因,与该校心理健康与咨询机构的队伍构成有关。重点高校的专业人员比较多,主要负责的是个别咨询,因此采用的咨询方式,大多以预约个别咨询为主。普通高校中,有80%的高校有开设朋辈咨询服务,心理老师指导的心理社团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有经过培训的学生作为兼职的朋辈咨询员。而职业技术院校更重视电话咨询,由于学校缺乏专业人员,专职人员不但要负责个别咨询,还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工作量比较大,采取电话咨询的方式,既能为不愿意露面的同学提供服务,也能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

如表8所示,13所调查的高校均有建立心理网站,有66.7%为学生提供网上心理咨询服务,而职业技术院校虽然全部都有设立心理网站,但并没有提供网上的心理咨询服务。而普通本科中,也只有40%的学校有提供网上咨询服务。说明网上咨询这种形式在第一类

4.利用科学心理测量量表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普查学校中得到充分重视,在第二、第三类学校中仍未普及。

的方式跟踪处理,并进行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对于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有些学校更利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加以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危机干预。

5.不同类别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效果评价

从表9可见重点本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总的来说属于中高水平,而普通本科主要属于中级水平,部分仍处在初级阶段,而职业技术则主要处在初级阶段,需要更加积极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开展。

四、存在问题
-)主流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组织关系需要完善
现行的主流模式为政党机关模式,此种模式基本观点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的,并将其直接纳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形成以

这种模式为主流的原因主要有:

首先,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工作的关系。政治和思想品德教育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有助 于促进个体的人格完善和提高认知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在意识层次提高心理素质。国家



教委思想教育司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德育工作关系密切.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举措、服务于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和任务”间。这已说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密不可分。其次,有一个完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的支持,使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容易通过德育途径进人教育程序,同时从学校管理部门至院系班级到个别学生,这种自上而下的工作网络便于管理和工作的实施。

同时这种模式也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阻碍。主要体现在: 1.容易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德育化,使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混为一谈。这样容易在不自觉中的模糊了两者的区别和界线,即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当成思想教育和谈话活动。在咨询中,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看待,把咨询关系当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来处理。

2.造成从业人员对其工作性质和定位的认识混乱。即咨询工作人员的性质是什么,是机关干部,还是教师,还是心理咨询员?首先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隶属于政党机关,甚至需要参与校园稳定工作,同时,他们可能还需要承当科学教研任务,另外在咨询关系中,又需要坚持各种咨询的原则,如价值中立原则等又好像与他们的其他身份有冲突,

3.由于工作使学生产生误解,导致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抗拒心理。学生处是学生的
无形中使从业人员的角色变换频繁,工作压力增加。

政治教育的另一种手段。 1.从业人员角色混乱,一般身兼数职,使其工作定位不清。首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者,然后是课任老师,再来是心理咨询者。这使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打上
了思想工作的印记,并且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形式而开展工作的。所以,一般的心
理老师、班级辅导员、院系领导等应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而并不应该同时兼心理咨询
方面的工作。

2.缺乏专职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者大部分是兼职性质,部分的兼职教师缺乏专业知识,经验不足,职责又不明确,特别容易造成高校心理咨询有其名而无其实。因此必须在编制和人员上使心理咨询工作真正地,要有一定数量的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并且有其具体的任务和职责。

3.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不足,忽视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辅导员承担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集教育、宣传、组织管理等工作于一身, 是在第一线与学生紧密相连,息息相通的工作者。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绝对不只是管理上 的影响,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影响也是十分值得重视的。具有心理学知识的辅导员,不但



能直接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困惑的同学,鼓励他们寻求帮助。而缺乏心理学知识的辅导员,可能容易忽视学生的需求,甚至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三)心理咨询服务不足或浪费
学校积极工作,学生满意度与求助率却没有明显增长,使得学校方面不但没有增加人员编制,甚至考虑缩减人手。从表2可见,2006年广东省有30.1%的学生对学校目前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不满意,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但与此同时,他们对学校里为他们提供服务表现出来的却是“漠不关心”,主动到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却只占极少数⑷,学生一般表示对咨询室等场所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远远达不到校方的期望,学生对咨询网等服务资源也没有善加利用。

学生一方面抱怨学校提供的心理服务不足,另一方面又对学校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资源表示“淡漠”,这对矛盾反映了在心理咨询工作上学校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学生有需求而没有及时得到满足,学校极力提供资源而资源没有及时到达学生,使得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相对被闲置,造成学校心理咨询服务资源的浪费。

特别在一些心理咨询工作刚起步的学校来说,心理咨询机构是新生事物,加上咨询场

咨询机构的“淡漠”是一种被动现象,有赖于校方的主动宣传。
所按专业要求须设在相对安静、隐蔽的地方,更加不易为学生所知。因此学生对学校心理

心理咨询”的肯定回答率分别是6.8%19.5%78.4%否定回答率分别是31.1 %26.9%3.6%。可见,学生自己不太愿意主动进行心理咨询,也不太鼓励自己的朋友主动咨询,但却赞成其他人进行心理咨询。这一矛盾反映了学生内心对心理咨询的趋避态度。

一方面,“宽于人”的态度提示学生在认知层面上愿意“趋近”心理咨询。随着心理学在我国发展,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从不同的媒介的宣传中,已经认识到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并且认同心理咨询在促进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障碍中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因此在理性上,他们是接纳并认同心理咨询的。近年来,报考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严于己”则反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心理咨询的“回避”心态。这种心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部分学生存在着将自身心理问题“生理化”的倾向⑷。由于中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受到重视,使大学生缺乏对心理现象的正确认识,把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混为一谈,甚至把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划等号,认为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才需要进



行心理咨询。二是学校的使心理咨询“德育化”,使高校心理咨询员与学生都陷入了心理咨询即变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

(五)职业技术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职业技术学生大分都是在传统基础教育中处于劣势的群体,高考的失利、亲人的失望、未来就业的压力等,使他们比较容易产生自卑、失落、自暴自弃、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有调查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嫉妒、自责、孤僻、焦虑、逆反、人际关系、攻击性行为等方面比一般普通院校的学生有更明显的表现囚。因此,应该根据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工作。

在调查中发现,职业技术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方面,无论在硬件设备、经费保障、师资水平,还是在开展的形式方面,都与普通本科和重点本科存在差距。而且更有不少职业技术院校是仍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可见,职业技术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五、建议
广东省当代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不少

(一)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的问题。由于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需要不断的推动与完善其发展。


1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模式图
在德育工作管理部门领导下的两个系统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与心理咨询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主要负责全校师生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系统主要负责个别的咨询、团体咨询、咨询员培训等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三级网络,第一级是负责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工作的专职老师;第二级是心理老师、辅导员;第三级学生心理社团、班级心理委员。此系统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反馈到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老师。

心理咨询系统采用的是二级网络,第一级是负责各项心理咨询工作的专职的心理咨询师,第二级是直接面对学生的专业咨询师与朋辈咨询员。

两个系统并非完全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后,会筛选出有明显阳性症状的学生,由心理咨询系统以预约面谈的方式跟踪处理,并进行学生

系统在咨询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心理健康系统需要改善和加强的地方,为心理健康教育系
心理档案管理。对于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危机干预。而心理咨询

统提供宝贵的建议。

(二)建立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队伍
1.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主要由负责德育工作的管理部门监督,由有专业心理学知识的老师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和管理,一方面由心理老师负责具体课程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心理社团执行具体活动;另一方面加强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设立班级心理委员,负责具体宣传心理知识,并把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形成的完整的自上而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人员要求方面。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老师1-2名,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需要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心理老师需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并且指导心理社团开展各项活动、出版刊物等,同时需要定期对辅导员的培训;辅导员要求经过培训具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基层的人员,需要对这项工作充满热情,和积极关注同学的需要,及时向辅导员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反馈学生的真实需要。

2.心理咨询系统。主要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员组成。需要专职咨询师1-2名,必须是专业人员,而专业人员可以并非全部是专职的咨询员,负责对严重的心理障碍


进行咨询。朋辈咨询员,可以有经过培训的学生担任,负责简单的,一般性的心理咨询,

对较为严重的案例转介到专业人员。

由于专职咨询师受过专门的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训练,是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主体,设计各种心理咨询服务方案和组织实施,定期组织心理咨询疑难案例、典型案例经验交流和咨询治疗理论、技术的学习,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动态分析和理论研究等等。而专业人员主要承担日常大学生严重心理障碍的咨询、治疗工作。朋辈咨询员,需要经过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后才能进行咨询。

(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形式
1.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其形式方面现在主要有心理课程、心理讲座、印发刊物、各种宣传活动、心理网站等。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可以进行改善。

首先,为了矫正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回避”心态,必须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入手。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必修课,提高学生的对心理素质的重视程度,同时使他们获得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减少对心理咨询的误解,端正学生内心对心理咨询的矛盾心态,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另外通过广播、网络、校报、海板报等宣传方式,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活动,全方位地宣传和普及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常识,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意义、内容、方式和原则,使学生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的时候,会主动向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同时也能达到缓解学生获得的心理咨询服务不足与学校提

第二,针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都有缺乏互动性的不足,可以引入“团体康乐训
供的心理咨询服务资源浪费的矛盾的目的。

于使辅导对象得到提高,但辅导者对于参与者来说是局外人,就像老师与同学的关系,而“团体康乐”,适用的对象很广,而且更看中的是过程中的快乐与之后的感悟,整个过程中,并不存在领导,参与者不会感觉到领导的压力。定期进行“团体康乐训练”一方面可以促进同学间的感情,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心理咨询系统。虽然心理咨询需要来访者具有求助欲望,应该由来访者主动求助,以达到心理咨询的目的,但这不代表心理咨询机构就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首先,学校应采用多种途径,对心理咨询机构和其他服务资源广加宣传,如在新生手册中加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介绍,印发各种宣传单张,在讲座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穿插介绍本校心理咨询服务资源等,努力扩大心理咨询机构的影响力,使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深入人心,使学生需求与学校服务之间紧密衔接起来。

第二,加强朋辈咨询,重视朋辈咨询员的培训。同辈咨询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予以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朋辈咨询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这种方式是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求助心理特点。


第三,善用网络资源,推广网上咨询。大学生出现心理困惑的时候,一方面希望得到理解和宣泄,一方面却没有勇气踏进咨询室寻去面对面帮助,又担心心中的困扰会被泄漏,因此具有平等性、虚拟性的网络,就能满足这类的学生,使其感到安心,因为咨询师并没有与他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可以利用邮件、QQ聊天软件等方式进行。

六、结语
心理卫生作为公共卫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学府,是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生活技能、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我省的高校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因此,必须坚持开展高校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构建专业、完善的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队伍,积极探寻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形式,不断的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丽.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及对策.高等建筑教育,2000,(1)65-66

[2]胡凯.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医学与社会,2001,14 (4)41-43

[3]余敦旺.关于探索高校心理卫生教育模式的思考.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 (4)期:374-376

[4]胡伟国,王晓程.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问题的探讨一一基于对温州大学心理咨询工作现

[5]

109 状的问卷调查.温州大学学报,2006,19 (3)50-55

[6]广东省教育厅.新时期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研究(2001— 2006).

[7]邱鸿钟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123-170

[8]雷茂林,杨华美.高校学生心理卫生现状及对策探讨,卫生软科学,2001,(3):24-25

[9]李忠艳.浅谈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教育探索,2003,(7) :02-03

[10] 陈增堂,张艳丽.关于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思考.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1):

59-62

[11]

李艺敏,李永鑫.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困难与对策.健康心理学杂 志,2002, (3) : 178-179

[12]刘宗泉,赵迎春.

高校辅导员同心理咨询者角色同一质疑及一种高校心理询询机构模式的构建.

四川心理科学,2002 ,

(1):45-48

[13]刘立新,杨小燕. [14]孙炳海,孙昕怡.

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教育与职业,2006, (18) : 140-142
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述评.思想.理论.教育,2003, (9) : 65-68

[15]仲稳山,刘佳.对江苏省部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2005,2 (1)42-44

鸣谢:衷心的感谢梁瑞琼副教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的悉心指导!





关于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

[学校访谈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心理健康已是世界公认的健康标准的重要部分,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心理健康更是值得重视。

我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生,正在进行一次关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本次调查,旨在揭

示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经验和不足,为仍未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的高校提供参考依据,以助各高校开展此类心理健康咨询、

辅导、治疗工作。为了能了解贵校的一些情况,希望能占用您一些宝贵的吋间为本次调查提供宝贵的意见。

木问卷各项答案无所谓好坏对错,且问卷所得的结果只用作分析,不做任何个别呈现,对外绝对保密,所以请您根

据实际情况和口己的看法,放心的填答。非常感谢您的合作与协助!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学校的人数:______________

A.学牛处 B.学校

F.直属机
1.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隶属部门

D.基层工作机关

C1是否有的办公室? A. 2.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硬件情况

2是否有专门的咨询室? A. B.没有

3是否有电脑?

A.

B.没有

3.

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队伍

C1咨询机构队伍的构成:

A.专职咨询员B.心理老师兼咨询员C.辅导员兼咨询员D.政治老师兼咨询员E.学生

C2共有人数________

3如何培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咨询模式

5.

A.电话咨询B.面谈C.团体辅导D.同辈咨询E.讲座

做咨询的过程中,您认为最有效的咨询模式是?

A.电话咨询B.面谈C.团体辅导D.同辈咨询E.讲座




6.

A.很好

该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工作成杲如何?

B. 一般

C.不好

7.

A.

是否有为来咨询同学建立档案?

B.没有

&是否有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网站?是否有提供网上咨询服务?

A.有网站,有网上咨询 B.有网站,没有网上咨询C.没有网站,也没有网上咨询

10.是否有进行心理测量?是否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A.有测量,并有建档B.有测量,但没有建档 C.两者都没有

11.您认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最大的困难在于?

12.您对本次调查有什么宝贵意见吗?

感谢您的合作!

祝您生活愉快!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