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仲裁是否能够进行调解?

仲裁是否能够进行调解?

来源:暴趣科技网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方式,具有调解和裁决双重特点。仲裁需要双方当事人自愿并共同商议选择仲裁机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与诉讼相比,仲裁具有民间性质,适用范围有限,判决程序简便,但仲裁仅限于双方达成共同协议的纠纷。仲裁与诉讼共同的特点包括解决纠纷能力、自愿选择、公平公正,以及裁决和调解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仲裁相关法律法规,仲裁是可以进行调解的,而且调解恰是仲裁程序的突出特点。仲裁机构对案件受理过程中,仲裁员会多次对双方进行调解,尽量使纠纷协商解决。调解工作要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在查清事实,是非明确的前提下,做出合理合法的调解协议。如果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仲裁机构则会出具书面的仲裁调解书,此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如果不能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则由仲裁法庭做出裁决。

那么什么叫做仲裁呢?仲裁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决纠纷双方存在的争议的一种方式。双方当事人对所达成的协议发生争议后,仲裁以第三人的立场对争议进行调解和裁决。

它具有以下特点:

1、仲裁必须是当事人双方都愿意对争议进行协商解决的前提下才能使用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

2、必须是在双方当事人都自愿的前提下,共同商议后选择的解决纠纷的的裁判部门;

3、仲裁机构做出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双方都有约束力。

仲裁与诉讼的共同特点:

1、仲裁和诉讼都具备解决民事纠纷的能力,都可以给出具有法律效力的结果。

2、仲裁与诉讼都是供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用来解决纠纷的方式。

3、仲裁与诉讼都是针对两个主体上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判决的。

4、仲裁与诉讼都是以中间人的身份,对纠纷进行公平公正的解决。

5、仲裁与诉讼在处分、调解、和回避制度方面的所遵循的原则和制度是相同的。

6、仲裁和诉讼所做出的最终裁决书和调解协议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仲裁与诉讼的不同点:

1、仲裁是具有民间性质的解决纠纷的方式;而诉讼是具有司法性质的解决方式,所以,在婚姻判决、儿童和老人等的监护抚养权以及继承等方面的纠纷只能由诉讼方式解决。

2、在案件的判决上,仲裁的管辖仅限于双方当事人达成共同的协议的基础上,而诉讼判决是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必须服从。

3、仲裁的判决程序是最终一次裁决,而诉讼则需要通过一审、二审和最终开庭审判。

结语

仲裁是根据我国仲裁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解的一种方式,具有法律效力。仲裁机构在受理案件过程中,会多次对双方进行调解,力求达成协商解决纠纷。调解工作要本着双方自愿、查清事实、明确是非的原则,做出合理合法的调解协议。如果达成一致,仲裁机构将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调解书;如果无法达成协议,仲裁法庭将做出裁决。仲裁与诉讼具备解决纠纷的能力,都是双方自愿选择的方式,以公平公正的中间人身份进行调解。然而,仲裁具有民间性质,仅限于双方达成共同协议的纠纷,而诉讼具有司法性质,适用于特定领域的纠纷。仲裁的判决程序是最终一次裁决,而诉讼需要经过多个审判阶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五十条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