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调解的方式是:首先会了解所发生的纠纷案件,判断是否属于民事调解的调解范围内;然后,如果判断为属于民事调解范围的,会联系纠纷双方,作为主持人进行主持,对整个纠纷的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及其他情况了解清楚;最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纠纷解决提出建议和措施。
一、收到诉前调解短信要怎么处理
收到的诉前调解短信,建议积极配合,按时前往通知的地点。
调解是指中立的第三方在当事人之间调停疏导,帮助交换意见,提出解决建议,促成双方化解矛盾的活动。
在中国,调解主要有四种形式:诉讼调解(在诉讼过程中的调解)、行政调解(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调解)、仲裁调解(仲裁机关在仲裁过程中的调解)和人民调解(群众性组织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在中国,调解的种类很多。根据调解的主体不同,有人民调解、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以及律师调解等。人民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进行的调解;调解是人民主持下进行的调解;行政调解是基层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下进行的调解;仲裁调解是在仲裁机构主持下进行的调解。在这几种调解中,调解属于诉内调解,其他都属于诉外调解。
中国的调解历史悠久。原因在于:
1、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很长,又缺乏成文的民事法律作为审判根据;
2、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道德均提倡以和为贵,以让为贤。所以遇有民事权益纠纷,双方当事人习惯于在当地邀集同乡、同族中长辈耆老进行调解、鉴证。
二、和解协议书和调解书区别
1、和解协议:
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最高人民关于人民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概念:“和解,是指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就实体权利的处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争议的活动。和解分为诉讼外的和解与诉讼中的和解。诉讼和解,是当事人双方在诉讼中进行自行协商,达成协议。
性质:实质上是契约,所以对纠纷主体双方具有契约上的约束力
结果:当事人双方可以通过原告撤诉的方式结束诉讼程序。
与调解协议的区别:行为主体不同:和解协议是当事人自己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解协议是在人民审判人员或第三人主持下达成协议。
相同点:靠当事人双方自觉履行,不能作为人民的执行根据调解协议经过特定程序转化为特定的法律文书――调解书,从而具有与判决相同的既判力、形成力或执行力。
2、调解书:
性质:是人民的法律文书,是对调解协议的确认,是调解结案的法定程序,与判决具有相同性质。
三、民事纠纷机关可以受理吗
财产类民事纠纷一般不予受理,如出现因民事纠纷产生斗殴等情节,应对纠纷中的肇事方或过错方视情节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凡持械伤人或故意损坏财物者,应视情必须给予治安拘留或治安罚款的处罚;纠纷双方均有错且又均符合治安处罚条件的,必须视情分别给予处罚。治安处罚不影响对民事赔偿的调解。民事纠纷案件的调解处理,应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交由当事人双方签字生效。“调解协议书”应存档备查。对不服派出所调解意见的,应劝导双方到人民提请民事诉讼。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1、协商。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4、诉讼。一方向提出请求,由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十七条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
第十
基层人民、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