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法典中房产重复抵押借款是否犯罪,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中房产重复抵押借款是否犯罪,相关法律规定

来源:暴趣科技网


房产重复抵押借款是否犯罪的主旨是根据《民法典》规定,房屋设立最高限额抵押且债务未超过限额,不构成犯罪;但若隐瞒抵押事实再进行抵押骗取借款,则可能构成诈骗罪或贷款诈骗罪。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房产重复抵押借款是否犯罪

民法典规定,如果房屋设立了最高限额抵押,房屋重复抵押担保的债务不超过限额的,属于合同的行为,不会构成犯罪。如果房屋抵押后,隐瞒房屋抵押事实再抵押,骗取借款的,有可能构成犯罪。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设立最高限额抵押的房屋,重复抵押时不会构成犯罪。

如果房屋抵押后,隐瞒房屋抵押事实再抵押,骗取借款的,可能构成诈骗罪或者贷款诈骗罪。

结语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设立最高限额抵押的房屋,重复抵押不构成犯罪。然而,如果在房屋抵押后,隐瞒事实再次抵押并骗取借款,则可能构成诈骗罪或贷款诈骗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因此,在房产重复抵押借款的行为中,需谨慎遵守法律规定,以避免触犯刑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章 抵押权 第二节 最高额抵押权 第四百二十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前已经存在的债权,经当事人同意,可以转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