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基本养老金全部缴费年限计算到月,每个月按1/12年计算。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计算方法是:全部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年限=退休时间-参加工作时间-扣减年限。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按相关文件规定,其超过退休年龄的缴费不记入个人账户,不计算缴费年限,仍以达到退休年龄之月为退休时间,审批的次月支付养老金。办理退休的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殊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满15年的,可延长缴费至满15年。2018年7月1日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3种观点: 法律主观::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是指由 社会保险 经办机构为每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主要用于记载和核算参保人员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利息,以及积累额变动情况。 个人账户立即储存额是计发个人账户 养老金 的主要依据,个人账户以本人劳动时期的积累用于本人 退休 后的养老保障,主要体现个人的自我保障,也体现了个人基本养老保险权利义务对等的基本原则。 个人账户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社会保障号码、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个人首次缴费时间、当地上年职工平均 工资 、个人当年缴费工资基数、当年缴费月数、当年记账利息及个人账户储存额情况等法律客观:《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规定。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补贴等组成。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补贴等组成。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对于养老保险,目前还在上调。相关的工作报告里提出,上调退休员工的基本养老金,可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上海对于每人每个月增加了九十元的城市基础养老金。江苏城乡的居民基本的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也已经从每人每个月一百四十八,提升到了一百六十元。《关于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通知》提出实现以全省统一为基础,以基金省级统收统支为核心,以基金预算管理为约束,以信息系统为支撑,以经办管理服务为依托,以基金监督为保障的省级统筹制度,压实市、县责任,适度均衡省内各地基金负担,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023年退休工资是否会上涨取决于个人平均的缴费指数。个人平均贡献指数是实际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年平均值。下限为零点六,上限为三。因此,在养老金的两种计算方法中,无论如何,缴费的基数越高,缴费的期限也就越长,养老金也就越高。养老金是无限期提供的,受赠人只要活着,就可以享受每月的养老金待遇。即使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已经用完,基础养老金仍将继续按照原来的标准计算发放。而且,个人养老金将根据在岗社工月平均工资的增长情况逐年提高。法律依据:《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 第四条 工人、职员退休以后,按月发给退休费,直至本人去世的时候为止。退休费的标准如下:1、符合本规定第二条1、2两项条件的工人、职员,连续工龄在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五十;十年以上不满十五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十五年以上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2、符合本规定第二条3、4两项条件的工人、职员,连续工龄在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四十;十年以上不满十五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五十;十五年以上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3、符合本规定第二条5项的工作人员,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4、对于社会有特殊贡献的工人、职员的退休费,可以酌情高于本条1、2、3三项的标准,但是提高的幅度最高不得超过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十五,并且必须经过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第1个原因,不同的退休地区,所对应养老金的具体调整是有所不同的。这个原因实际上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虽然说我们看到每一年养老金的调整,似乎是全国统一来进行调整的,但具体的调整方案是由各个地区自行制定和调整完成。有些地区调整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有些地区可能调整水平相对比较低,所以说不同的地区所对应的调整金额,调整待遇是有所不同的。第2个原因,根据所在地区定额水平的不同,那么所调整的金额也是有所不同的。虽然说我们的养老金的调整,是三结合的原则,但是每个地区的定额调整是有所不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些地区的定额调整是30块钱,有些地区可能是60块钱,那么很显然这两个地区之间就相差了30块钱,所以说我们对应的调整金额也是有所不同。那么对于我们个人来讲,最终你能够获得多少钱的调整,完全是要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调整方案来决定。第3个原因,不同缴费的年限,所对应的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有所不同。有的人他可能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仅仅只有15周年,但是有的人可能拥有40年的缴费年限。养老金在具体调整的过程中有一个挂钩调整,而这个挂钩调整,取决于自己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和自己本身养老金待遇的高低来决定。所以说缴费年限越长的人,实际上他能够获得的养老金的调整也会更多一些,这也是影响和决定我们养老金调整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第4个原因,养老金本身水平的不同,也会决定和影响养老金调整待遇的不同。由于挂钩调整取决于,工龄挂钩和养老金挂钩,所以说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那么最终才能够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调整。有的人他的养老金是5000块钱,有的人则是2000块钱,但是所在地区的养老金挂钩可能都是按照1%来进行调整的。那么5000块钱的1%是50块钱,而2000块钱的1%是20块钱,所以说二者之间也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差距。第5个原因,退休年龄的不同,对应的养老金调整待遇也是有所不同的。倾斜调整待遇,主要是针对于高龄退休老人做出的一个定额调整。作为70周岁以上的老人,绝大部分地区人群都可以获得清洁调整,那么相对来说就可以额外增加几十块钱。作为69岁以下的老人,他可能就无法获得倾斜调整,所以说都会影响到自己今后养老金待遇的调整。第6个原因,艰苦边远地区的倾斜调整。有些省份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地区。不同的类别对应的调整水平是有所不同的,那么这是由于地域差距所造成的,因为属于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老人,是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倾斜增加,所以也能够获得一个更高养老金的调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规定。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补贴等组成。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