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袁氏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不似汝辈谗谄阿谀之贼。
2、袁氏门生故吏,得往坞中拾得袁隗等人骨骸收葬,再将董氏亲属的尸骸,取至袁氏墓前,焚骨扬灰。
3、“当是时袁氏声威倾天下,功名之士望风承旨,方且奔走攀附之不暇,而陈介白独毅然不屑,其度量相越,岂不远哉。
4、辛毗在城外,用挑袁氏印绶衣服,招安城内之人。
5、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6、袁氏亦以儿子教育相托,他没有推辞,一一安排后,复信袁氏,言祸至无日,欲待后来毕业之人才,挽今日垂危之世运,必无及矣。
7、袁氏两兄弟倒是不和,自己要是向袁绍投降,那么袁绍必会出兵相帮,自己只要挺过这关,到时候再图东山再起,想到此处忙令手下,带着自己的亲笔写下的降表去找袁绍了。
8、刘宠小儿不死,我袁氏永无出头之日矣!
9、袁氏组阁,特命严修为度支大臣,严修决不受命,面谒袁氏,坚辞之。
10、袁氏兄弟一口同声的说道,似乎根本就是一个人在说话一般。
11、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袁绍以宽厚得众心,想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今兄弟为恶,此势不两全。
12、此《遗墨》原件,原为东莞城东门袁督师祠所藏,清末民初,袁氏族人共推袁蔚民先生负责保管。
13、在此之前,主公只要联合荆州刘表,扬州孙坚,分别发兵进攻司隶州和徐州,让袁绍与袁术腹背受敌,加上幽州挥兵南下,袁氏定会灭亡!
14、最后他强调指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云南敢出这个头,首难发兵,各省必然闻风而动,形成滔天巨浪,袁氏败亡,指日可待。
15、在这偏僻的南中部山村,全年无任何大事可叙,而这平静的湖面因袁氏宗族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的提议,顿时激起层层涟漪,波及这名不见经传的都昌县全体袁氏村落。
16、这里是潮汕十余万袁氏的发祥地,相传始祖为袁琛,为北宋兵部尚书,因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被贬为潮州刺史。
17、他坦言写作袁氏传记时正客寓英国斗室,虽然如此,此书仍能不囿于俗套,没有编年史式的平铺直叙,亦绝少僵硬的史实罗列。
18、偏后宫又有步氏袁氏,及王氏两夫人,步氏亦有姿色,与徐氏可称伯仲,徐氏性妒,步氏量宏,故权复右袒徐氏,终至后位不定。
19、我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不似你辈谗谄阿谀之贼!可速斩我!
20、袁和平子承父业,更是将“武指”发扬光大,有评论称袁氏父子提升了武打在电影中的地位。
21、“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明代袁宏道的两句诗评,袁氏认为性情质朴因而语多忿怨,诗风刚直因而锋芒毕露,这正是屈原诗歌的风格。
22、三弟,杨太尉四世清德,岂可因袁氏而罪之乎?曹操专横,擅以朝廷意为之,私收于牢狱,若非孔少府禀言,将身死无地也。
23、古人讲究诗书礼乐骑射样样精通,袁氏作为当朝大族,在洛阳城外建有自己的马场,用来培养宗族的后辈学习骑射。
24、如今汉室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袁氏四代都是朝中重臣,天下百姓们皆愿归附于我。
25、袁希福,袁氏中医世家的第八代传人,家传之外,广纳博取,应时而变,不断创新,独创“三联平衡疗法”之克肿瘤良方。
26、后来,端方的女儿出嫁河南项城袁氏,端府欲以毛公鼎作为陪嫁,而袁家却不敢接受,端氏后裔遂将鼎抵押在天津的华俄道胜银行。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